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49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7
本技术公开了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一侧设置有可伸入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模芯,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还包括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水口接触,所述第二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前端接触,所述第三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中部接触,本结构通过三根顶出杆的设置,同时对三根顶出杆的顶出时间进行设置,从而保证产品不会出现拉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在笔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实用最多的方式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当注塑完成后,需要将产品顶出脱模,但由于笔身都是外观,只能在进胶点流道处进行顶出,对于复杂形状的笔类会出现拉模,顶出困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使得产品被顶出后,外观美观,没有拉模现象。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一侧设置有可伸入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模芯,使得上模仁、下模仁和模芯共同构成笔类产品的型腔,所述下模一侧设置有驱动模芯脱离型腔的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连接板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通过注胶流道与型腔连通,所述注胶流道位于型腔前端,

3、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还包括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水口接触,所述第二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前端接触,所述第三顶针上端穿过下模仁与成型后的产品中部接触,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下端位于第二顶针板内,所述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顶针板下表面和第二顶针板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凸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当处于未顶起状态时,凸台与第二凹槽底面有间隙,所述第三顶针底面穿过第一顶针板与第二顶针板表面接触

4、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三顶针与产品的接触面大于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与产品的接触面。

5、进一步的是:所述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块和与安装块连接的第一斜面块,还包括固定在下模一侧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与第一斜面块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模芯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二斜面块与上模固定连接,当合模时,第一斜面块与第二斜面块斜面接触。

6、进一步的是:所述注胶流道设置有两条,所述第一顶针设置有两根,第一顶针和注胶流道一一对应,两条注胶流道对称设置。

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第一腰型槽和第二腰型槽,所述上模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轴,所述下模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位于第一腰型槽内,所述第二限位轴位于第二腰型槽内,所述第一限位轴和第二限位轴端部均设置有防止其脱离第一腰型槽和第二腰型槽的凸缘。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三根顶出杆的设置,同时对三根顶出杆的顶出时间进行设置,从而保证产品不会出现拉伤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上模仁(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仁(4),所述上模仁(3)和下模仁(4)一侧设置有可伸入上模仁(3)和下模仁(4)之间的模芯(5),使得上模仁(3)、下模仁(4)和模芯(5)共同构成笔类产品的型腔,所述下模(2)一侧设置有驱动模芯(5)脱离型腔的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通过连接板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注胶口(7),所述注胶口(7)通过注胶流道与型腔连通,所述注胶流道位于型腔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针(12)与产品的接触面大于第一顶针(10)和第二顶针(11)与产品的接触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块(15)和与安装块(15)连接的第一斜面块(16),还包括固定在下模(2)一侧的驱动气缸(17),所述驱动气缸(17)的驱动轴与第一斜面块(1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15)与所述模芯(5)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二斜面块(18),所述第二斜面块(18)与上模(1)固定连接,当合模时,第一斜面块(16)与第二斜面块(18)斜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流道设置有两条,所述第一顶针(10)设置有两根,第一顶针(10)和注胶流道一一对应,两条注胶流道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条(19),所述限位条(19)上设置有第一腰型槽(20)和第二腰型槽(21),所述上模(1)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轴(22),所述下模(2)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轴(23),所述第一限位轴(22)位于第一腰型槽(20)内,所述第二限位轴(23)位于第二腰型槽(21)内,所述第一限位轴(22)和第二限位轴(23)端部均设置有防止其脱离第一腰型槽(20)和第二腰型槽(21)的凸缘。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上模仁(3),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下模仁(4),所述上模仁(3)和下模仁(4)一侧设置有可伸入上模仁(3)和下模仁(4)之间的模芯(5),使得上模仁(3)、下模仁(4)和模芯(5)共同构成笔类产品的型腔,所述下模(2)一侧设置有驱动模芯(5)脱离型腔的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通过连接板与下模(2)固定连接,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注胶口(7),所述注胶口(7)通过注胶流道与型腔连通,所述注胶流道位于型腔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顶针(12)与产品的接触面大于第一顶针(10)和第二顶针(11)与产品的接触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拉模笔类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块(15)和与安装块(15)连接的第一斜面块(16),还包括固定在下模(2)一侧的驱动气缸(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雅静吕晓周蓉张娟周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丰武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