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044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属于半导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晶片主体,所述托盘主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晶片支撑柱,所述晶片主体位于晶片支撑柱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托盘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晶片支撑环,方便对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进行支撑,防止晶片主体直接在晶片支撑柱的支持下,导致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处一半以上的区域处于裸露状态,利用晶片支撑环将晶片主体底部边缘处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托起,防止晶片主体在外延过程中形成硅渣,影响后期的加工,导致晶片主体报废,同时在晶片支撑环的四周开设气道,使气槽与环形气沟连通,保障伯努利式吸盘可以顺利的对晶片主体进行取放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加工,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


技术介绍

1、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硅是各种半导体材料应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2、目前业内晶片外延托盘,主流机台为了采用伯努利原理自动取放片。晶片放在托盘里中,晶片背面与托盘不是无缝接触(伯努利机械手取放片时,背面需要与无尘室室内环境通气),靠大量均布的支撑柱将晶片托起,晶片背面最边上一圈超过50%区域腾空,极易在外延过程与反应气体接触,外延过程形成硅渣sn。

3、这些硅渣导致硅片背面平整度恶化,后道客户光刻时会聚焦不良,形成散焦defocus导致晶片报废,外延层厚度越厚,硅渣问题越严重,随5g和新能源对igbt电路的需求越来越多,epi外延厚度也随之越来越厚,传统伯努利原理结构外延托盘容易产生硅渣sn,无法满足igbt领域的衬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利用晶片支撑环对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处进行支撑,防止晶片主体在外延过程中形成硅渣,同时在晶片支撑环的表面四周开设气道,起到将气槽与环形气沟连通的目的,方便使用伯努利式吸盘对晶片主体进行取放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包括托盘主体,所述托盘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晶片主体,所述托盘主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晶片支撑柱,所述晶片主体位于晶片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托盘主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晶片支撑环,所述晶片支撑环与托盘主体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沟,所述晶片支撑柱之间形成气槽,所述晶片支撑环的四周开设有气道,所述气道的两端分别与气槽和环形气沟连通。

3、优选的,所述晶片支撑柱等距阵列式分布于托盘主体内腔的底部,所述气槽相互垂直交错连通。

4、优选的,所述晶片支撑柱与晶片支撑环的高度相同,所述晶片主体底部的面积位于晶片支撑环外圆面积与内圆面积之间。

5、优选的,所述晶片支撑柱位于晶片支撑环的内侧,所述气道的宽度大于气槽的宽度。

6、优选的,所述晶片主体的底部附着有薄膜保护层,所述薄膜保护层的直径与晶片主体底部半径相同。

7、优选的,所述晶片主体的边缘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晶片主体的顶部与托盘主体的顶部齐平。

8、优选的,所述气道的高度小于晶片支撑环的高度,所述晶片支撑环的顶部形成闭合圆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托盘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晶片支撑环,方便对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进行支撑,防止晶片主体直接在晶片支撑柱的支持下,导致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处一半以上的区域处于裸露状态,利用晶片支撑环将晶片主体底部边缘处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托起,防止晶片主体在外延过程中形成硅渣,影响后期的加工,导致晶片主体报废,同时在晶片支撑环的四周开设气道,使气槽与环形气沟连通,保障伯努利式吸盘可以顺利的对晶片主体进行取放片。

11、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晶片支撑柱与晶片支撑环高度的设置,方便保障晶片主体在托盘主体内保持平衡,防止破坏晶片主体整体的外形,同时对晶片支撑环尺寸进行限定,方便保障对晶片主体底部的边缘处进行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包括托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主体(1)的内腔设置有晶片主体(2),所述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晶片支撑柱(3),所述晶片主体(2)位于晶片支撑柱(3)的上方,所述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晶片支撑环(4),所述晶片支撑环(4)与托盘主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沟(5),所述晶片支撑柱(3)之间形成气槽(6),所述晶片支撑环(4)的四周开设有气道(7),所述气道(7)的两端分别与气槽(6)和环形气沟(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支撑柱(3)等距阵列式分布于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气槽(6)相互垂直交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支撑柱(3)与晶片支撑环(4)的高度相同,所述晶片主体(2)底部的面积位于晶片支撑环(4)外圆面积与内圆面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支撑柱(3)位于晶片支撑环(4)的内侧,所述气道(7)的宽度大于气槽(6)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主体(2)的底部附着有薄膜保护层(8),所述薄膜保护层(8)的直径与晶片主体(2)底部半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主体(2)的边缘呈圆弧状设置,所述晶片主体(2)的顶部与托盘主体(1)的顶部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7)的高度小于晶片支撑环(4)的高度,所述晶片支撑环(4)的顶部形成闭合圆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包括托盘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主体(1)的内腔设置有晶片主体(2),所述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晶片支撑柱(3),所述晶片主体(2)位于晶片支撑柱(3)的上方,所述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晶片支撑环(4),所述晶片支撑环(4)与托盘主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气沟(5),所述晶片支撑柱(3)之间形成气槽(6),所述晶片支撑环(4)的四周开设有气道(7),所述气道(7)的两端分别与气槽(6)和环形气沟(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支撑柱(3)等距阵列式分布于托盘主体(1)内腔的底部,所述气槽(6)相互垂直交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晶片外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支撑柱(3)与晶片支撑环(4)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祖一赵叶红马轶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