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20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所述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回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回热器,所述回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气口相连;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由回气口回流至压缩机的冷媒的温度,便于减少压缩机的功率,且能够达到提高制冷能效比的作用,利于增强对乘员舱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用户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量和电池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高,而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会直接影响电池寿命和整车续航能力。在现有技术中,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存在制冷能效比较低、且对乘员舱的制冷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增大了整车能耗,降低了车辆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能够减少压缩机的功率,且利于增强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效果。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回气口和排气口;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回热器,所述回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气口相连;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相连。p>

3、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0)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节流元件(51),所述第一节流元件(51)与所述第一流道(3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流道(32)的第二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000)包括电池(200),所述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40)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节流元件(51),所述第一节流元件(51)与所述第一流道(3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蒸发器(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流道(32)的第二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000)包括电池(200),所述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31)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节流元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71)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冷却板(71)的第一换热流道(711)的两端均与所述第四流道(62)相连以形成冷却液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冷却板(71)并联连接,所述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9),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9)与多个所述冷却液回路相连以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冷却液回路处于导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回路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器(8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器(30)可选择地与所述电池换热器(60)和所述蒸发器(4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回热器(30)的第一流道(31)或所述第三流道(61)连通,所述回气口(11)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回热器(30)的第二流道(32)或所述第三流道(61)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与所述回热器(30)的第一流道(31)连通且所述回气口(11)与所述回热器(30)的第二流道(32)连通时,对电池(200)进行冷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阀(55)和第二控制阀(56),所述第一控制阀(55)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1)的第一端和所述排气口(12)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56)设在所述排气口(12)和所述第三流道(61)的第二端之间,以实现所述排气口(12)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回热器(30)的第二流道(31)或所述第三流道(61)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芬张经科韩素平刘志栋黄宪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