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65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包括负荷监测终端本体,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上设有电缆线孔,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的侧面能够在所述电缆线孔的位置进行开合,所述电缆线孔的开合处设有能够闭合所述开合处的稳定卡扣,所述稳定卡扣能够持续收紧;在所述电缆线孔的边缘设有减震承载组件,所述减震承载组件与电缆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能够持续收紧的稳定卡扣保持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和电缆之间的连接的紧密性,并通过减震承载组件实现对电缆的震动缓冲,并分担重量承载,从而使得电缆的晃动等对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和电缆连接紧密性的影响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荷监测终端的安全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


技术介绍

1、受限于低压供电半径长、负荷变化快、新型窃电手段层出不穷等客观因素,传统方式的线损稽查越发费时费力且成效甚微,线损指标提升越发困难。

2、经数据分析、综合比对,国网江苏睢宁公司发现,目前公变台区线损按“日”、“台区”计算的精益程度,已无法满足实际管理中越来越高的“精准定位异常时段及区域要求”。同时,由于专变台区存在诸如电压电流数据突然降低很多乃至于为零、电能表计量错误等情况,专变窃电稽查工作的开展也面临重重障碍。

3、在线损管理这项动态长期工作中,负荷监测终端的应用尤为关键,通过采用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对电缆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时的对电缆的电流数据进行采集、接受和发送,达到有效的监控线损的目的。

4、但是在负荷监测终端的正常使用中,由于电缆在外力作用下的晃动,常常会出现负荷监测终端与电缆之间的夹持出现松动,导致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不能有效的采集电缆的电流数据,从而影响对线损的监控,所以如何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负荷监测终端和电缆之间接触的紧密性以及如何避免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从电缆上脱落,便成为负荷监测终端的安全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与电缆之间在长期工作状态下容易因为负荷监测终端本体的晃动或者疲劳导致接触松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通过设置能够持续收紧的稳定卡扣保持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和电缆之间的连接的紧密性,并通过减震承载组件实现对电缆的震动缓冲,并分担重量承载,从而使得电缆的晃动等对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和电缆连接紧密性的影响降低。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包括负荷监测终端本体,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上设有电缆线孔,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的侧面能够在所述电缆线孔的位置进行开合,所述电缆线孔的开合处设有能够闭合所述开合处的稳定卡扣,所述稳定卡扣能够持续收紧;

4、在所述电缆线孔的边缘设有减震承载组件,所述减震承载组件与电缆接触。

5、目前,为进一步提升线损指标,降低配电网运行损耗,减少基层班组人员稽查线损时间,以台区线损准确定位和客户用电行为监测为手段,努力提升线损指标。公变台区中,同期线损以日度为最小统计周期,而线损往往发生在某一时刻中的某段线路中,导致不能实现同期线损准确定位;专变台区中,用户电压、电流数据时有发生突然为零或者降低很多的情况,导致电能表计量错误。

6、而针对线损监测中电流数据的监测,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负荷监测终端本体进行监测,在正常情况下,监测过程中的电能表计量错误等问题通常是由于接触不良所引起的,所以如何保持电缆和负荷监测终端本体接触的紧密性便成为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将电缆穿入负荷监测终端本体,而电缆又不可截断,所以通常采用扣环的形式连接电缆和负荷监测终端本体,而扣环由于连接点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伤,从而可能会出现松动,导致在一定时间内与电缆的接触不良,从而使得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导致线损监测的误差。

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稳定卡扣,将现有技术中扣环的连接位置设置为能够持续收紧的稳定卡扣,从而使得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与电缆的接触始终保持紧密,使得负荷监测终端本体的电流数据收集保持稳定,从而保障线损监测的正常,保障数据的准确,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影响扣环疲劳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电缆本身的晃动所导致的扣环松动,在使用稳定卡扣后,为了延长稳定卡扣的寿命,所以减少电缆在各种情况下的晃动也是提高线损监测准确度的一个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在电缆线孔处设置减震承载组件,将电缆进行承托,从而减少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和电缆的接触位置的晃动,达到减弱疲劳损伤的目的。

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承载组件与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负荷监测终端本体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固定。

9、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用于延伸减震承载组件承托电缆的位置,从而使得电缆的平衡维持更加有效。

1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弧板,所述承载弧板的一面与电缆接触,其另一面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设有若干根承压伸缩杆,所述承压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弧板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腔固定;

11、所述缓冲腔内充满弹性小球,所述承载弧板与所述弹性小球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大球,所述弹性大球以电缆的重心为对称中心均匀分布。

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弧板用于直接接触电缆,并通过缓冲腔内的弹性小球缓冲承载弧板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所述承压伸缩杆不仅起到支撑的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承压伸缩杆的截面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承载弧板固定,所述承压伸缩杆的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固定,承压伸缩杆截面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其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之间存在台阶,所以承载弧板挤压承压伸缩杆的时候,所述台阶会挤压弹性小球,从而起到缓冲作用,本申请实施例还设置有弹性大球,所述弹性大球以电缆的重心为对称中心均匀分布,通过对电缆承托重心位置的加强,达到增强局部缓冲能力的目的。

13、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外壳和第二卡扣外壳,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和第二卡扣外壳之间设有能够卡合连接的第一卡扣连接组和第二卡扣连接组,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和第一卡扣外壳固定,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和第二卡扣外壳固定;

14、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设有收纳组件,所述第二卡扣外壳内设有滑轮腔,所述收纳组件内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能够从第一卡扣外壳伸出并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第二卡扣连接组和第二卡扣外壳到所述滑轮腔内,所述滑轮腔内设有转向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所述转向滑轮并依次贯穿第二卡扣外壳、第二卡扣连接组、第一卡扣连接组回到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还设有端头限位组件,所述连接绳的端部能够与所述端头限位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通过伸缩连接绳和可拆卸固定连接绳的端部,达到能够持续收紧第一卡扣外壳和第二卡扣外壳的目的,由于连接绳从第一卡扣连接组、第二卡扣连接组和第二卡扣外壳再依次贯穿第二卡扣外壳、第二卡扣连接组、第一卡扣连接组回到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形成环形拉拽,从而具备了持续收紧的能力,所述转向滑轮用于为连接绳提供支点。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内设有第一摩擦块,所述第一摩擦块内套设有第一梯形滑块组,所述连接绳位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与所述第一摩擦块之间,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和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之间设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的斜面对应:当所述卡合块处于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块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向所述第一摩擦块挤压;

17、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内设有第二摩擦块,所述第二摩擦块内套设有第二梯形滑块组,所述连接绳位于所述第二梯形滑块组与所述第二摩擦块之间,所述卡合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包括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上设有电缆线孔(2),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的侧面能够在所述电缆线孔(2)的位置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孔(2)的开合处设有能够闭合所述开合处的稳定卡扣(5),所述稳定卡扣(5)能够持续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与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之间设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包括承载弧板(41),所述承载弧板(41)的一面与电缆接触,其另一面设有缓冲腔(42),所述缓冲腔(42)内设有若干根承压伸缩杆(44),所述承压伸缩杆(44)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弧板(4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腔(4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卡扣(5)包括第一卡扣外壳(51)和第二卡扣外壳(514),所述第一卡扣外壳(51)和第二卡扣外壳(514)之间设有能够卡合连接的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和第二卡扣连接组(513),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和第一卡扣外壳(51)固定,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513)和第二卡扣外壳(51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内设有第一摩擦块(53),所述第一摩擦块(53)内套设有第一梯形滑块组(54),所述连接绳(57)位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54)与所述第一摩擦块(53)之间,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和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513)之间设有卡合块(516),所述卡合块(516)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54)的斜面对应:当所述卡合块(516)处于卡合状态时,所述卡合块(516)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54)向所述第一摩擦块(53)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限位组件(52)包括连接端头(523),所述连接绳(57)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端头(523)内,所述连接端头(523)内设有包覆气囊(524),所述包覆气囊(524)与所述连接绳(57)接触,所述包覆气囊(524)连接有气泵(525),所述连接端头(523)与所述第一卡扣外壳(51)的内壁之间设有电动伸缩头(522),所述电动伸缩头(522)的一端与第一卡扣外壳(5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头(52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55)包括导向连接块(551),导向连接块(551)与所述第一卡扣外壳(51)固定,所述导向连接块(551)上固定有收纳箱(552),所述连接绳(57)沿着所述导向连接块(551)的延伸方向进入或伸出所述收纳箱(55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外壳内设有能够驱动所述连接绳(57)伸缩的伸缩驱动组件(56),所述伸缩驱动组件(56)包括驱动滚轮(561),所述驱动滚轮(561)的一侧设有压紧伸缩杆(564),所述压紧伸缩杆(564)上固定有压紧板(563),所述压紧板(563)上设有若干根压紧辊轮(562),所述连接绳(57)位于所述压紧辊轮(562)与所述驱动滚轮(561)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包括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上设有电缆线孔(2),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的侧面能够在所述电缆线孔(2)的位置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孔(2)的开合处设有能够闭合所述开合处的稳定卡扣(5),所述稳定卡扣(5)能够持续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与所述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之间设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负荷监测终端本体(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承载组件(4)包括承载弧板(41),所述承载弧板(41)的一面与电缆接触,其另一面设有缓冲腔(42),所述缓冲腔(42)内设有若干根承压伸缩杆(44),所述承压伸缩杆(44)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弧板(41)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缓冲腔(4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卡扣(5)包括第一卡扣外壳(51)和第二卡扣外壳(514),所述第一卡扣外壳(51)和第二卡扣外壳(514)之间设有能够卡合连接的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和第二卡扣连接组(513),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和第一卡扣外壳(51)固定,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组(513)和第二卡扣外壳(51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卡扣的负荷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连接组(515)内设有第一摩擦块(53),所述第一摩擦块(53)内套设有第一梯形滑块组(54),所述连接绳(57)位于所述第一梯形滑块组(54)与所述第一摩擦块(53)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昱文石多瑞孟艺林王博胡楠袁帅陆雯雯张亚亚赵晨鲁鹏王海滨刘文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睢宁县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