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25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该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所述第一支撑盒靠近第二支撑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盒,内盒在第二支撑盒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的内部设置有储能电池。该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两个定位杆卡进另外两个定位孔的内部,进而完成对支撑轴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将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进行拉伸,进而便于根据储能电池的数量调节第一支撑盒与第二支撑盒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在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的内部添加储能电池的数量,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同时便于对储能电池进行支撑,提高对储能电池的支撑效果。对储能电池的支撑效果。对储能电池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0003]微电网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储能装置对电力进行储能,然而储能装置在进行安装在墙面或者箱体的内部时,需要使用到支撑盒,然而现有的一些支撑盒在对储能电池进行支撑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调节支撑盒的大小,进而在后期需要可扩大储能电池的容量或者添加储能电池的数量时,由于支撑盒的大小固定,进而无法将添加的储能电池安装到支撑盒的内部,进而不便于后期对储能电池的添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所述第一支撑盒靠近第二支撑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盒,内盒在第二支撑盒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的内部设置有储能电池,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上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两个限制板。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固定杆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杆靠近支撑轴的一端在固定槽的内部滑动卡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延伸至支撑轴外部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和拉杆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拉杆延伸至支撑轴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挤压块远离拉杆的一端为三角形。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制杆,两个限制杆的表面上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相背的一端均滑动贯穿支撑轴,滑槽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延伸至支撑轴外部的一端在定位孔的内部滑动卡接。
[0011]优选的,所述限制杆的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和支撑
轴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两个定位杆卡进另外两个定位孔的内部,进而完成对支撑轴进行固定,进而便于将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进行拉伸,进而便于根据储能电池的数量调节第一支撑盒与第二支撑盒之间的间距,进而便于在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的内部添加储能电池的数量,便于使用者进行操作,同时便于对储能电池进行支撑,提高对储能电池的支撑效果。
[0014](2)、该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在将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进行拆卸的时候,同时向上拉动四个固定杆,进而使四个固定杆与四个固定槽脱离,进而将四个支撑轴从四个固定座的内部取出,进而将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取下,便于对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进行安装,提高对第一支撑盒和第二支撑盒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便于使用者对储能电池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支撑盒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支撑轴的内部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盒;2、内盒;3、第二支撑盒;4、固定槽;5、固定杆;6、复位弹簧;7、固定座;8、支撑轴;9、限制板;10、拉力弹簧;11、固定板;12、滑槽;13、定位孔;14、拉杆;15、定位杆;16、挤压块;17、连接板;18、拉簧;19、限制杆;20、储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第一支撑盒1靠近第二支撑盒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盒2,内盒2在第二支撑盒3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的内部设置有储能电池20,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上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轴8,支撑轴8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两个限制板9。
[0023]通过两个限制板9的设置,便于对固定板11进行限制,进而至固定板11只能在支撑轴8的表面上滑动,进而防止固定板11与支撑轴8的表面上脱离。
[0024]支撑轴8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7和固定杆5固定连接,支撑轴8的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4,固定杆5靠近支撑轴8的一端在固定槽4的内部滑动卡接。
[0025]将四个固定座7焊接在指定的地点,进而将四个支撑轴8对准四个固定座7,进而同时向上拉动四个固定杆5,进而使四个固定杆5同时向上移动,进而将复位弹簧6拉伸,进而将四个支撑轴8完全插进四个固定座7的内部,进而不在拉动四个固定杆5,使四个固定杆5通过四个复位弹簧6的拉力作用进行复位,进而使四个固定杆5分别卡进四个固定槽4的内部,进而完成对四个支撑轴8的固定,进而对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进行固定,在将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进行拆卸的时候,同时向上拉动四个固定杆5,进而使四个固定杆5与四个固定槽4脱离,进而将四个支撑轴8从四个固定座7的内部取出,进而将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取下,便于对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进行安装,提高对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便于使用者对储能电池20进行更换。
[0026]支撑轴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4,拉杆14延伸至支撑轴8外部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拉力弹簧10,拉力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8和拉杆14固定连接,拉杆14延伸至支撑轴8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块16,挤压块16远离拉杆14的一端为三角形,支撑轴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制杆19,两个限制杆19的表面上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7,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盒(1)靠近第二支撑盒(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内盒(2),内盒(2)在第二支撑盒(3)的内部滑动连接,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的内部设置有储能电池(20),第一支撑盒(1)和第二支撑盒(3)上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盒(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表面上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轴(8),支撑轴(8)的表面上固定套接有两个限制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8)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7)和固定杆(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8)的表面上开设有固定槽(4),固定杆(5)靠近支撑轴(8)的一端在固定槽(4)的内部滑动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吴迪钱学达朱明嫄夏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睢宁县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