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太阳能-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7590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温太阳能-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系统及发电工艺,系统包括:传热流体(导热油、离子液体、水)循环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循环回路,加热炉排烟管路,供热热水回路,冷却水回路。采用加热炉为传热流体补热或作备用热源,加热炉使用二甲醚、重油、生物质或由生物质制成的低品位廉价燃料;使用丙烷(R290)、五氟丙烷(R245fa)等作循环工质;能根据热用户对供热负荷的需求调节有机朗肯循环的排气回热量;该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为底部带回热措施的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同时,也能回收加热炉的排烟余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将数量庞大的低品位生物质燃料及低密度的太阳能高效地转换为电能,同时向用户供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的热电联供系统及工艺,是一种太阳能低温热能及生物质能高效利用新方法与技术,属于能源与环境

技术介绍
电力生产在工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电力供应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瓶颈。一个世纪以来,电力工业都是严重地依赖于煤等化石燃料,虽然近年来随着超临界朗肯循环等技术的应用,煤电效率逐步提高(现在世界上最新技术已经能达到近50%的热效率),但电力工业依然是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严重环境污染物主要的排放源,同时随着石化燃料的枯竭,开采的成本和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力度,从而逐渐减轻国民生产及生活过程对石化燃料的依赖程度,是人类必然面临的唯一选择。太阳的辐射功率达3.8x1023kW,其中,约1.08x1014kW辐射到地球表面,即便光-电转换效率仅为万分之一,亦能达到全世界总发电容量的近4倍之多。据估算,太阳在一月之内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可抵地球上包括石化燃料、原子能等在内的所有不可再生能源总储量的10倍之多,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国属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国土面积的2/3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太阳能-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传热流体循环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循环回路,加热炉排烟管路,供热热水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冷却水回路,为传热流体补热或作备用热源的加热炉,底部带回热措施的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  所述传热流体循环回路如下:从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蒸气发生器(4)出来的低温传热流体,经传热流体循环泵(3)加压进入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2)中预热,再进入加热炉(1)加热成温度较高的传热流体进入工质蒸气发生器(4),将热量传递给有机朗肯循环内的工质,使工质完成蒸发气化;  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循环回路如下:从储液器出来的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太阳能-生物质能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传热流体循环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循环回路,加热炉排烟管路,供热热水回路,有机朗肯循环的冷却水回路,为传热流体补热或作备用热源的加热炉,底部带回热措施的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所述传热流体循环回路如下:从有机朗肯循环工质蒸气发生器(4)出来的低温传热流体,经传热流体循环泵(3)加压进入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2)中预热,再进入加热炉(1)加热成温度较高的传热流体进入工质蒸气发生器(4),将热量传递给有机朗肯循环内的工质,使工质完成蒸发气化;有机朗肯循环的工质循环回路如下:从储液器出来的液体工质经工质加压泵(13)加压至蒸发压力,进入排气回热加热器(8)中预热,之后进入工质蒸气发生器(4)吸热蒸发,蒸气进透平膨胀机(5)做功输出轴功,驱动励磁发电机(6)发电,乏汽经分流三通调节阀分两路:一路进排气回热加热器(8)预热从工质加压泵来的液态工质,另外一路直接与从排气回热加热器(8)出来的工质蒸气混合进入供热水加热器(9)加热循环热水,之后进入凝结器(11)冷凝,流入工质储液罐,完成一个循环;加热炉排烟管路如下:烟气进入太阳能集热-余热回收一体化真空平板式集热器(2)下部余热回收空间,之后进入热水预热器(14)对回水预热,最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涛王华王仕博冷婷婷李俊贤唐千喻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