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及铣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及铣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466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及铣削方法,铣削方法,包括:加工段划分步骤:根据异形薄壁产品的尺寸特征和结构特征将异形薄壁产品沿水平方向划分为多个加工段;外箍步骤:通过二个外箍组件分别固定任一所述加工段的两端;内撑步骤:通过一内撑组件以支撑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外表面铣削步骤:通过数控铣床对加工段的外表面进行编程铣削;内表面铣削步骤:逐一铣削完全部的加工段的外表面后拆除内撑组件,通过数控铣床对异形薄壁产品的每一加工段的内表面逐一进行编程铣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尺寸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及铣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大尺寸薄壁异形产品的机械加工中,通常将产品两端固定在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从一端编程铣削产品外形或内腔至另一端。由于产品具有外形尺寸大、壁厚薄、形状不规则等特点,当两端固定加工时,产品中间结构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完成后,在产品结构强度薄弱处就会产生较大变形。这种加工变形会导致产品壁厚不均匀,并在最终精加工时壁厚较薄处就会出现铣漏现象,导致产品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控制变形方法有优化铣削参数及刀具走刀路径、更换加工刀具等,这些方法控制机加变形的效果有限。

2、因此,为解决上述缺陷,亟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大尺寸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及铣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方法,其中,包括:

2、加工段划分步骤:根据异形薄壁产品的尺寸特征和结构特征将所述异形薄壁产品沿水平方向划分为多个加工段;

3、外箍步骤:通过二个外箍组件分别固定任一所述加工段的两端;

4、内撑步骤:通过一内撑组件以支撑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

5、外表面铣削步骤:通过数控铣床对所述加工段的外表面进行编程铣削;

6、内表面铣削步骤:逐一铣削完全部的所述加工段的外表面后拆除所述内撑组件,通过所述数控铣床对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每一所述加工段的内表面逐一进行编程铣削。

7、上述的铣削方法,其中,所述外箍步骤包括:

8、通过将环箍套设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外表面上;

9、将所述环箍通过导轨移动至所述加工段的一端;

10、通过固定组件将所述环箍固定于所述导轨上;

11、通过装设于所述环箍上的外顶紧件顶紧所述加工段的外表面。

12、上述的铣削方法,其中,所述内撑步骤包括:

13、将一中心杆穿过所述异形薄壁产品后,并将所述中心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一升降组件;

14、通过所述升降组件将所述中心杆的高度调节至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水平轴线重合的位置;

15、通过多个装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内顶紧件顶抵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

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包括:

17、二个平行设置的导轨;

18、二个外箍组件,每一所述外箍组件装设于二个所述导轨上且二个所述外箍组件可沿所述导轨的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

19、二个升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的两端;

20、内撑组件,其一端穿过二个所述外箍组件连接于一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内撑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所述升降机构;

21、其中,将所述异形薄壁产品沿水平方向划分为多个加工段后,通过二个所述外箍组件分别固定一所述加工段的两端,通过所述内撑组件以支撑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后对所述加工段的外表面进行编程铣削。

22、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外箍组件包括:

23、环箍,套设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上且装设于所述导轨,所述环箍可沿所述导轨的方向移动;

24、多个外顶紧件,沿所述环箍的周向设置且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环箍上;

25、当所述环箍移动至所述加工段的一端后,通过旋转所述外顶紧件使其顶抵所述加工段的外表面。

26、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外顶紧件包括:

27、螺栓,穿设于所述环箍上;

28、顶紧底座,装设于所述螺栓靠近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一端上;

29、顶紧块,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顶紧底座,通过所述转轴调节所述顶紧块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外表面的贴合角度。

30、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31、升降机;

32、支撑底座,装设于所述升降机上,所述支撑底座用以承载所述内撑组件;

33、锁紧件,装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且与所述支撑底座配合以固定所述内撑组件。

34、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内撑组件包括:

35、中心杆,穿过所述异形薄壁产品且其两端分别装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锁紧件将所述中心杆的一端锁固于所述支撑底座上,通过所述升降机将所述中心杆的高度调节至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水平轴线重合的位置;

36、内顶紧件,装设于所述中心杆上,通过所述内顶紧件顶抵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

37、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每一所述内顶紧件包括:

38、第一中心环,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

39、第二中心环,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且贴合于所述第一中心环;

40、二个第一伸缩杆,沿垂直于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轴线的方向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环的左、右两侧;

41、二个第二伸缩杆,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方向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环的上、下两端;

42、其中,通过所述第一中心环及所述第二中心环在所述中心杆上移动以将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移动至内撑位置后,旋转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以顶抵所述异形薄壁产品的内表面。

43、上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中,还包括:

44、二个固定组件,分别装设于二个所述外箍组件上,当所述外箍组件在所述导轨上移动至所述加工段的一端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外箍组件锁固于所述导轨上。

4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外箍内撑的设计思路,在加工大尺寸薄壁异形产品的外形时,依据产品尺寸和结构特征划分多个加工段,用外箍组件分别固定加工段的两端,同时用内撑组件支撑产品的内表面,固定加工区域的形状轮廓后开始铣削外表面;加工内表面的特征时,拆除内撑机构,用外箍机构均匀固定产品外表面在进行加工,从而达到控制加工区域变形的目的;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一端编程铣削产品外形或内腔至另一端的方式,不仅避免了铣漏现象的发生,还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46、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步骤包括:

4.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外箍组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外顶紧件包括: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组件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内顶紧件包括: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箍步骤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步骤包括:

4.一种用于异形薄壁产品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外箍组件包括: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晓王乐罡武鹏程陈岩王文丽白泽兵贺妍霞张燕梅常杰郭慧强裴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江淮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