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822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制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孔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相互贯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脱胶处理的丝素蛋白水溶液为载体,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溶胶,利用离子沥滤结合冷冻干燥工艺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通过调节NaCl粒子的半径及冷冻参数控制复合支架内孔径的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支架气孔率及孔径分布更易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丝素蛋白/纳米羟基 磷灰石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感染、病理等因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 难题之一。目前,临床所用的骨修复材料各有利弊,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研制具有生物相 容性、可降解的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问题。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天然骨组织的主要无机质成分,具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骨缺损的修复。但由微米级羟基磷灰石粉体制备的材料,质 脆强度低,生物机械性能较差,植入后不能被新骨完全替代,在局部形成占位。前期研究表 明通过控制试验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其颗粒尺寸及形态对其生物相 容性有较大影响。但这距离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组织工程骨相差很远,还存在某些不可克服 的缺点,如缺少连通的、均勻的孔结构,不利于骨组织的生长;其降解速度与天然骨组织生 长替代速度不协调;力学强度与天然骨组织的力学性能不匹配等;而且纯的羟基磷灰石只 具有骨传导作用,不具有骨诱导活性。因此将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与具有骨诱导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复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是由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丝素蛋白制成的,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丝素蛋白的质量比为90∶10~60∶40,复合支架呈多空状,孔隙率70%~95%,孔径尺寸100~600μm,以圆形为主,孔径间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梅卢志华李鹏王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