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利用,特别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压缩储能系统由于储存和释放能量不同步,使得工质在做工完成后还有大量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且由于能量不匹配以及能量品味不同造成能量损失和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达到提高尾气排气余热回收效率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通过储能主管路和释能主管路相互连通并形成闭环的第一低压储液罐和高压气体罐、设置在所述储能主管路上的第一储能支路以及设置在所述释能主管路上的第一释能支路,所述储能主管路上沿远离所述第一低压储液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恒温加热器、压缩机以及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温加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储能主管路以及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的储能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沿远离所述恒温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储能主管路和释能主管路相互连通并形成闭环的第一低压储液罐和高压气体罐、设置在所述储能主管路上的第一储能支路以及设置在所述释能主管路上的第一释能支路,所述储能主管路上沿远离所述第一低压储液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恒温加热器、压缩机以及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温加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储能主管路以及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的储能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沿远离所述恒温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低温加热器、再压缩机以及第二冷却器,所述释能主管路上沿远离所述高压气体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储能主管路和释能主管路相互连通并形成闭环的第一低压储液罐和高压气体罐、设置在所述储能主管路上的第一储能支路以及设置在所述释能主管路上的第一释能支路,所述储能主管路上沿远离所述第一低压储液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恒温加热器、压缩机以及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恒温加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储能主管路以及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的储能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上沿远离所述恒温加热器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低温加热器、再压缩机以及第二冷却器,所述释能主管路上沿远离所述高压气体罐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低温加热器、低温回热器、高温回热器、第一高温加热器、第一透平膨胀机、第二高温加热器、第二透平膨胀机、第三冷却器以及恒温冷却器,所述释能主管路自所述第二透平膨胀机延伸出来后再依次回流通过高温回热器以及低温回热器,所述第一释能支路的一端与第二低温加热器与所述低温低回热器之间的所述释能主管路连通,另外一端与回流之前的所述低温回热器与所述高温回热器之间的释能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释能支路上设置有第三低温加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支路与所述储能主管路,所述第一释能支路与所述释能主管路均通过分流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跨临界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器与所述恒温冷却器均与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元鸿,谢镇阳,闵春华,王坤,刘立远,王小雪,张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