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002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旨在解决无线传能系统中MHz频段存在的传输效率低、传输距离短以及抗偏移能力差的问题。该超表面的单元结构由以下核心组件构成:1、FR4基底:由基底一和基底二构成;2、方圆组合的螺旋铜线:包含两个方形螺旋和一个圆形螺旋。其中一个方形螺旋和圆形螺旋位于基底二的下层,且圆形螺旋在方形螺旋里面,另一个方形螺旋位于基底一的上层;3、调谐电容:三个螺旋分别与独立的调谐电容相连,实现超表面在目标频段等效磁导率为‑1。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该超表面在6.78MHz、13.56MHz和27.12MHz三个ISM标准频段均实现了磁场聚焦,能够适配多频段无线传能系统,并显著提升效率,为不同频率需求的设备高效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超表面结构、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超材料是一类通过人工设计和制造的复合材料,能够展现出自然界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物理属性。近年来,超材料在电磁波、声波及力学等多个领域引发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非寻常物理性质:超材料能够实现负磁导率、负介电常数、负折射率等自然材料无法具备的异常物理现象,赋予其在操控波传播特性方面的显著优势。②亚波长微结构:构成超材料的基本单元尺寸远小于所作用波长,因此可被视为具有连续特性的整体材料,单元结构的存在对整体波动行为影响极小。③等效介质理论描述:由于结构尺度远小于工作波长,超材料的宏观物理参数可通过等效介质理论进行有效描述和分析。正因为具备这些特性,超材料展现出了如负折射率、逆多普勒效应及完美透镜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特性,在相关前沿科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实现了对导线的完全替代,为供电系统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该超表面单元由基底、顶层和底层螺旋图案以及调谐电容构成,其特征在于:顶层螺旋图形分布在基底一的顶层,由螺旋线圈一构成,螺旋线圈一为方形螺旋,从180°开始,由内而外呈顺时针方向螺旋,匝数为3,内径为d1,螺旋线圈一的首末两端与调谐电容C_MTS1相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底层螺旋图形分布在基底二的底层,由螺旋线圈二和螺旋线圈三构成,螺旋线圈二为方形螺旋,从0°开始,由内而外呈顺时针方向螺旋,匝数为2,内径为d2,螺旋线圈二的首末两端与调谐电容C_MTS2相并联;螺旋线圈三为圆形螺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该超表面单元由基底、顶层和底层螺旋图案以及调谐电容构成,其特征在于:顶层螺旋图形分布在基底一的顶层,由螺旋线圈一构成,螺旋线圈一为方形螺旋,从180°开始,由内而外呈顺时针方向螺旋,匝数为3,内径为d1,螺旋线圈一的首末两端与调谐电容c_mts1相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三频段超表面,其特征在于:底层螺旋图形分布在基底二的底层,由螺旋线圈二和螺旋线圈三构成,螺旋线圈二为方形螺旋,从0°开始,由内而外呈顺时针方向螺旋,匝数为2,内径为d2,螺旋线圈二的首末两端与调谐电容c_mts2相并联;螺旋线圈三为圆形螺旋,线圈中线由螺旋函数构成,螺旋函数在x轴方向上的函数为:x(t)=(w+s)/(2*π)*t*cos(t),在y轴方向上的函数为:y(t)=(w+s)/(2*π)*t*sin(t),t从6π到32π,其中w为线圈宽度,s为线圈间距,并且螺旋线圈三的首末两端与调谐电容c_mts3相并联。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栋卿陈婷杨文荣栾君玲朱一锦刘曦月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