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893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再生纤维素加入到氧化体系中并进行一次静置,分批加入或连续加入第二次氯酸盐,二次静置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所述氧化再生纤维素;所述氧化体系含有缓冲盐、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溴化盐、第一次氯酸盐和水。各步骤整体协同,简单容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副反应少,制成的氧化纤维素纤维完整性较强,氧化均匀性良好,具备高羧基含量、吸血率及止血效果且易于保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敷料,涉及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止血材料一般分为不可降解材料和可降解材料,不可降解材料在体内使用后需要移除,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操作步骤。所以在体内止血过程中一般选用可降解止血材料其主要包括可吸收淀粉止血微球、可降解止血纱布和明胶类等。一般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选择合适的止血材料。可降解的止血纱布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纤维素是由d-吡喃型葡萄糖基以β-1,4-糖苷连接而成的线性半刚性天然高分子。再生纤维素与天然纤维素有着相同的化学组成,其物理结构不同,再生纤维素根据其处理工艺和所用化学试剂不同划分不同种类,主要有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等。氧化纤维素作为纤维素的一种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副作用。将再生纤维素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氧化再生纤维素,纤维素的氧化机理主要是c6位上的羟基被氧化为羧基形成了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羧基纤维素。氧化后的纤维素含有羧基基团可以与钙离子交联氧化纤维素与血红蛋白反应,形成人工血块,封堵血管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2、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氧化纤维素类止血材料是美国强生公司的速即纱(surgicel)。一种以再生纤维素为原料的可吸收止血纱布,植入人体7-14天可被完全吸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常规止血无效时辅助止血,临床应用多年效果良好,但是生产工艺复杂,价格比较昂贵。

3、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氧化再生纤维素所采用的氧化体系主要包括:(1)no2类氧化体系;(2)hno3/h3po4/nano2氧化体系;(3)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化物(tempo)的共氧化体系。采用no2类的氧化体系可以得到氧化度较高的氧化纤维素,但在氧化过程中反应剧烈,纤维素大分子容易被破坏,氧化度很难得到控制,影响止血效果并且产生的气体不易回收对环境不友好,在产业化上存在着安全性和污染的问题。hno3/h3po4/nano2氧化体系具有较高的对再生纤维素c6位伯羟基的氧化能力,但是不易控制反应过程,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性能不稳定不容易长期储存,另外产生的气体不易回收污染环境,如cn1338475a共开采用tempo-naclo-nabr氧化体系,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对再生纤维素氧化,但是需要不定时地加入碱液以控制反应溶液的ph值在9~11范围内,操作频率和时间间隔不易控制,并且加入碱液前后瞬间反应体系的ph值改变较大,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并且纤维可能直接接触到强碱溶液从而导致反应体系的不稳定根据该方法制得的样品降解断裂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4、综上所述,开发新型的氧化方法是氧化再生纤维素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实际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期高效生产高品质的氧化再生纤维素。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将再生纤维素加入到氧化体系中并进行一次静置,分批加入或连续加入第二次氯酸盐,二次静置进行氧化反应,得到所述氧化再生纤维素;所述氧化体系含有缓冲盐、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溴化盐、第一次氯酸盐和水。

5、本专利技术中,设计全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采用tempo-naclo-nabr氧化体系,缓冲盐溶液作为反应溶剂,预先配置好体系并稳定后再加入再生纤维素,能够维持反应体系的酸碱度,无需碱性溶液调节ph,可以降低副反应,同时保证反应均匀、温和,避免剧烈氧化反应;将再生纤维素加入氧化体系后保持静置,不进行搅拌等操作,即采用原位静态反应,鉴于原材料再生纤维素纤维在溶液中的分散特性,采取原位静态反应改变了因搅拌等带来的纤维缠绕或者聚集影响反应的均匀性,能够保证纤维反应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吸血率及止血效果;将次氯酸钠分多次加入或者规定时间内连续加入,避免了一次性加入引起的反应体系不稳定从而副反应增多;各步骤整体协同,简单容易操作,反应条件温和可控,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副反应少,制成的氧化纤维素纤维完整性较强,氧化均匀性良好,具备高羧基含量、吸血率及止血效果且易于保存。

6、优选地,所述一次静置的时间15~25min,包括但不限于16、17、18、19、20、22、23或24min等等。

7、优选地,所述连续加入的方式可以为连续滴加。

8、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氯酸盐和第二次氯酸盐各自独立地包括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钾。

9、优选地,所述溴化盐包括溴化钠或溴化钾。

10、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中缓冲盐的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50~100倍,包括但不限于51、55、60、70、80、90、95、98或99倍等等。

11、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中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0.5%~3%,包括但不限于0.6%、0.7%、0.8%、1%、1.5%、2%、2.5%、2.6%、2.8%或2.9%等等。

12、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中溴化盐的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6%~30%,包括但不限于7%、8%、9%、10%、15%、20%、25%、26%、27%、28%或29%等等。

13、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中第一次氯酸盐的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6倍,包括但不限于2、3、4或5倍等等。

14、本专利技术中,配置氧化体系时可以正常搅拌或震荡,能够快速配置。再生纤维素加入到氧化体系中时,可以轻微的搅拌或震荡或采用按压的方式将再生纤维素快速的浸入到氧化体系。分批加入、连续加入的加入过程中,可以短时间轻微搅拌或震荡。

15、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的温度为2~8℃,包括但不限于3、4、5、6或7℃等等。

16、优选地,所述氧化体系的ph为9~11。

17、本专利技术中,先配制氧化体系,控制体系稳定的及低温状态下再加入纤维素,有助于进一步控制反应均匀性,避免剧烈反应,从而保证产品品质。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氯酸盐和第二次氯酸盐的总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2~36倍,包括但不限于13、14、15、16、18、20、25、30、32或35倍等等。

19、优选地,所述分批加入或连续加入第二次氯酸盐的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1~30倍,包括但不限于12、15、18、20、25、26、28或29倍等等。

20、优选地,所述分批加入的批次为6~30次,每个批次间隔时间为5~20min,每个批次加入后控制温度为2~8℃。进一步优选地,控制加入再生纤维素后的静置时间比分批加入每个批次的间隔时间要长5~15min,能够有效控制反应,避免副反应发生和反应过于剧烈。

21、优选地,每个批次间隔时间内进行静置。

22、本专利技术中,每批次加入量可以不同,每批次加入的量不超过纤维素质量的6倍。

23、优选地,所述连续加入的时间不低于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静置的时间15~2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氯酸盐和第二次氯酸盐的总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2~3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2~8℃,时间为6~3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包括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或醋酯纤维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后还包括洗涤和酸处理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包括利用无水乙醇洗涤所述氧化反应的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在制备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10.一种止血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纱布的原料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静置的时间15~2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氯酸盐和第二次氯酸盐的总用量为再生纤维素质量的12~36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2~8℃,时间为6~3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纤维素包括莱赛尔纤维、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或醋酯纤维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旺宋祥李春明李晓萌赵鹏殷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高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