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8763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因与障碍物的接触而作用于装置的构成部件的负荷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整流罩装置(40)具备:壳体(100);通过在收纳于壳体的收纳位置与从壳体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位移来调节相对于车轮的气流的整流罩(400);在将整流罩配置于收纳位置的收纳对应位置与将整流罩配置于展开位置的展开对应位置之间旋转的驱动连杆(230);及以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驱动连杆和整流罩的双方连结,向整流罩传递驱动连杆的动力的传递连杆(240)。在外力作用于整流罩的情况下,传递连杆以通过外力使驱动连杆与整流罩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方式移动,使整流罩向壳体侧的方向退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整流罩装置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降低车辆行驶时的前轮的空气阻力的空气动力降低装置的整流罩装置。整流罩装置具有:整流罩,该整流罩在前轮的前方向左右分散朝向前轮的风;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使整流罩升降;以及壳体,该壳体收纳整流罩。整流罩通过升降机构切换成在前轮的前方展开的动作状态和收纳于壳体的收纳状态。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513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当具备如上述那样的整流罩装置的车辆行驶时,如果在车辆行驶的路面存在障碍物,则有该障碍物与处于工作状态的整流罩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期望缓和作用于整流罩装置的冲击。

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4、以下,记载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5、[方式1]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具备:壳体;整流罩,该整流罩通过在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收纳位置与从所述壳体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位移来调节朝向车辆的车轮的气流;驱动连杆,该驱动连杆在将所述整流罩配置于所述收纳位置的位置与将所述整流罩配置于所述展开位置的位置之间旋转;以及传递连杆,该传递连杆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驱动连杆和所述整流罩连结,向所述整流罩传递所述驱动连杆的动力,在外力作用于所述整流罩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连杆以通过所述外力使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整流罩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方式移动,使所述整流罩向所述壳体侧的方向退避。

6、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在外力作用于所述整流罩的情况下,所述传递连杆以通过所述外力使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整流罩的相对位置变化的方式移动,使所述整流罩向所述壳体侧的方向退避。即,车辆用整流罩装置能够通过传递连杆的弹性变形使作用于整流罩的外力释放。这样,车辆用整流罩装置能够缓和作用于装置的冲击。

7、[方式2]在方式1记载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整流罩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状况下,在外力作用于所述整流罩的情况下,使所述整流罩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壳体侧的方向退避。

8、[方式3]在方式1记载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整流罩位于所述收纳位置的状况下,在外力作用于所述整流罩的情况下,使所述整流罩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壳体侧的方向退避。

9、[方式4]在方式1记载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传递连杆具有第一传递连杆、第二传递连杆以及扭簧,该第一传递连杆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驱动连杆连结,该第二传递连杆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传递连杆和所述整流罩连结,该扭簧在所述第一传递连杆与所述第二传递连杆之间形成的角度增大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递连杆对所述第二传递连杆施力。

10、在整流罩位于展开位置的状况下,在外力作用于整流罩的情况下,在扭簧弹性变形的同时,第二传递连杆相对于第一传递连杆相对旋转。即,传递连杆弯曲,以使在第一传递连杆与第二传递连杆之间形成的角度减小。这样,车辆用整流罩装置通过传递连杆的弯曲,能够使整流罩从展开位置退避。

11、[方式5]在方式4所记载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传递连杆和所述第二传递连杆中的一方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通过与所述第一传递连杆和所述第二传递连杆中的另一方卡定而使被所述扭簧施力的所述第二传递连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递连杆定位。

12、在第一传递连杆不具有卡定部的比较例中,在使整流罩在展开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动作的情况下,第一传递连杆与第二传递连杆之间的角度容易变化。在这一点上,车辆用整流罩装置由于第一传递连杆及第二传递连杆的一方具有卡止部,所以在使整流罩在展开位置及收纳位置之间动作的情况下,第一传递连杆与第二传递连杆之间形成的角度难以变化。因此,车辆用整流罩装置能够使整流罩的动作稳定化。

13、[方式6]在方式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前连杆,该前连杆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整流罩连结;以及后连杆,该后连杆相比所述前连杆在后方,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整流罩连结,所述壳体、所述整流罩、所述前连杆以及所述后连杆构成四连杆机构。

14、车辆用整流罩装置,整流罩的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的移动轨迹能够通过前连杆和后连杆来规定。例如,车辆用整流罩装置通过改变前连杆及后连杆的长度,能够容易地调节后连杆的移动轨迹。

15、[方式7]在方式6所记载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中,优选的是,当所述整流罩从所述展开位置向所述收纳位置位移时,所述后连杆与所述整流罩的连结轴线向前方且上方位移,在所述整流罩位于所述展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后连杆与所述整流罩的连结轴线相比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壳体的连结轴线位于前方。

16、在外力作用于位于展开位置的整流罩的情况下,向上的负荷容易作用于后连杆中的与整流罩连结的部位。在此,在整流罩位于展开位置的情况下,后连杆与整流罩的连结轴线相比后连杆与壳体的连结轴线位于前方。因此,在上述外力作用于整流罩的情况下,后连杆与整流罩的连结轴线容易向前方且上方移动。因此,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在外力作用于整流罩的情况下,容易使整流罩向从展开位置朝向收纳位置的方向退避。

17、专利技术的效果

18、车辆用整流罩装置能够缓和与障碍物接触时作用于装置的冲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具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流罩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馆亮太内田修平松本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