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97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有明显的治疗溃疡性疾病作用及较好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药用黄蜀葵花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其味甘、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功效,用于痈疽肿毒,水火烫伤。该药始载于《嘉佑本草》,《嘉佑本草》记载:黄蜀葵花,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本草纲目》曰:黄蜀葵花,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

2、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蜀葵花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也是其药理活性成分之一,黄葵胶囊已上市多年,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蜀葵花提取物。研究证实黄蜀葵花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不仅对疮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缺血导致心、脑、组织等损伤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众多文献报道表明,黄蜀葵花总黄酮在抗炎、解热镇痛、保护心脑缺血损伤、降血糖、抗病毒等方面可能具有较好效果。例如,专利cn201210082553.7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的总黄酮提取物,含有棉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重量比为(11-16)∶(2.5-6)∶(4-6.5)的黄酮,可用于制备治疗肾炎疾病。专利cn200610097615.6则公开了一种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按重量百分比总黄酮含量为50-90%,其所含黄酮成分为:槲皮素-3-洋槐糖苷1.0-5.0%、金丝桃苷8-24.0%、异槲皮苷7.0-20.0%、槲皮素-3'-葡萄糖苷5.0-15.0%、棉皮素-3'-葡萄糖苷3.0-10.0%、杨梅素0.5-5.0%、棉皮素0.5-5.0%、槲皮素2.0-8.0%,以及其它数种黄酮类成分,其所述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治疗肾炎药物,黄酮成分定性和定量明确,疗效可靠。

3、尽管生物类黄酮具有各种治疗作用,但是,黄酮种类众多,目前主要可以分为7种不同的亚型,且不同的黄酮成分组成将导致不同的治疗作用。例如,虽然文献报道生物类黄酮可有效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具有五个羟基的化合物,如槲皮素对眼部血流量有负面影响,而当黄酮脱氢为黄烷酮时,则获得了眼部血流量的显着改善。此外,增加血流量的化合物还导致缺血性损伤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显着增加。如何开发此类化合物有效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黄斑变性、视觉疲劳和白内障甚至提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是研究的重要任务。

4、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见于许多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以及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病变等,其中以amd继发的cnv最常见,已成为老年人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流量不足也是视觉疲劳的一个影响因素,增强眼部血流量,或者作用于眼部平滑肌,有助于恢复视觉疲劳。

5、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是由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1和sglt2转运体介导,其中约有90%的葡萄糖重吸收由sglt2介导,其余10%由sglt1介导。sglt2抑制剂通过选择性结合sglt2受体,抑制肾小管葡萄糖的重吸收,可以降低肾糖阈,增加尿糖排泄,达到明显的降血糖目的。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对非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具有肾脏保护作用。sglt2抑制剂能通过降低tgfβ-1,pai1,stat 1,mmp 7以及抑制ages-rage轴,减少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积累,缓解dn肾脏纤维化进展。sglt2抑制剂除了调节管球反馈、减少蛋白尿进程、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外,还能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尿酸(sua),例如,相比对照组,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托格列净、鲁格列净、依格列净)显著降低血清尿酸水平。sglt2抑制剂通过减少血浆容量,降低前后负荷、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肌重构可有益于心力衰竭的防治。

6、文献报道的黄蜀葵花提取方法有乙醇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常温浸泡提取,但黄蜀葵花提取物的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较大,且提取转移率偏低,提取能耗高,溶剂用量大。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可以联合治疗肾病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以及同时可以治疗眼部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黄蜀葵花治疗药物及其提取工艺。

7、申请人统计黄葵胶囊的不良反应病例发现,最近某一年度共收到关于黄葵胶囊不良反应194例,按照药物不良反应表现统计,出现次数超过10例次的有恶心、瘙痒、皮疹、呕吐、腹泻、上腹部胀满不适等,均为已知不良反应。最近出现新的adr表现有头晕、头痛、食欲下降等。另外,在已收到的严重不良反应中,有1例涉及到肝细胞损害,有可能是黄葵胶囊损害肝细胞的信号。因此,开发一种新的黄蜀葵花黄酮提取物以降低副作用且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具有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萃取耦合树脂法制备得到了一种高纯度黄蜀葵花黄酮类有效部位,发现其具有更好的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作用,还具有更好的肾病治疗活性,例如糖尿病肾病、造影剂肾损伤或红斑狼疮肾炎,其还具有治疗眼部疾病的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黄蜀葵花黄酮类有效部位或提取物或组合物具有较低的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药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比为10:3.0-20:4.0-18:1.9-6.0:6.0-20。

4、具体地,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比为10:4.0-17:4.50-16:1.9-5.5:7.0-16;优选为10:6.0-15.6:5.0-13:2.0-5.0:8.0-14,或10:6.0-15:5.0-13:2.0-5.0:8.0-14;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的质量比为10:1.0-10.0,优选为10:1.0-6.0,优选为10:1-5.6,优选为10:1.5-5.0;更进一步地,含有芦丁,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芦丁的质量比为10:0.05-0.6,优选为10:0.1-0.5,优选为10:0.1-0.45,或10:0.1-0.3;再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3-o-洋槐糖苷为10:0.1-2.5,优选为10:0.1-0.9,优选为10:0.15-0.5。

5、其中,所述溃疡性疾病为溃疡性肠炎、溃疡性胃炎、溃疡性咽喉炎和溃疡性口腔炎中的任意一种。

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棉皮素-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比为10:4.0-17:4.50-16:1.9-5.5:7.0-16;优选为10:6.0-15.6:5.0-13:2.0-5.0:8.0-14,或10:6.0-15:5.0-13:2.0-5.0:8.0-14;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的质量比为10:1.0-10.0,优选为10:1.0-6.0,优选为10:1-5.6,优选为10:1.5-5.0;更进一步地,含有芦丁,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芦丁的质量比为10:0.05-0.6,优选为10:0.1-0.5,优选为10:0.1-0.45,或10:0.1-0.3;再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3-O-洋槐糖苷的质量比为10:0.1-2.5,优选为10:0.1-0.9,优选为10:0.15-0.5。

3.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4.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5.一种黄酮类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有效部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有效部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分: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槲皮苷的质量比数值为1.2或1.0。

8.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有芦丁,所述异槲皮苷与芦丁的质量比为1:0.001-0.08,优选为1:0.005-0.06,优选为1:0.006-0.05,优选为1:0.007-0.04,优选为1:0.008-0.04,优选为1:0.009-0.04;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异槲皮苷与槲皮素-3-O-洋槐糖苷的质量比为1:0.01-0.25,优选为1:0.01-0.09,优选为1:0.015-0.065,优选为1:0.015-0.05。

9.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含有的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的总含量为55%以上,优选60%以上,优选为65-85%,优选为69-82%;进一步地,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为12.1-25%,优选为12.6-25%,优选为13-25%,优选为14-25%,或12.6-23%,或13-20%;进一步地,槲皮素的含量为0.7%以上,优选为1.0%以上,优选为1.0-12%,优选为1.5-12%,或1.0%-10%,或1.5%-5%;更进一步地,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为8.5-34%,优选为12-34%,或8.5-30%,或12%-23%。

10.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含有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芦丁及金丝桃苷的总含量为55%以上,优选60%以上,优选65-85%或66-84%,优选为69-82%或69-90%;进一步地,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含量为12.1-25%,优选为12.6-23%,优选为13-20%。

11.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含有黄酮类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成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量含量为0.01-1.0%的芦丁,进一步为0.05-0.95%,进一步为0.09-0.95%,进一步为0.1-0.95%,或0.05-0.8%,进一步为0.09-0.8%,进一步为0.1-0.6%;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0.08-2.5%,优选0.1-1.5%,进一步地0.1-0.9%,再进一步地0.1-0.8%,再进一步地0.1-0.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蜀葵花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含量为55%以上,优选60%以上,优选为65-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质量比为10:4.0-17:4.50-16:1.9-5.5:7.0-16;优选为10:6.0-15.6:5.0-13:2.0-5.0:8.0-14,或10:6.0-15:5.0-13:2.0-5.0:8.0-14;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的质量比为10:1.0-10.0,优选为10:1.0-6.0,优选为10:1-5.6,优选为10:1.5-5.0;更进一步地,含有芦丁,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芦丁的质量比为10:0.05-0.6,优选为10:0.1-0.5,优选为10:0.1-0.45,或10:0.1-0.3;再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其中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与槲皮素-3-o-洋槐糖苷的质量比为10:0.1-2.5,优选为10:0.1-0.9,优选为10:0.15-0.5。

3.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4.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5.一种黄酮类有效部位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有效部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成分: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有效部包括如下质量比的黄酮类分: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槲皮苷的质量比数值为1.2或1.0。

8.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含有芦丁,所述异槲皮苷与芦丁的质量比为1:0.001-0.08,优选为1:0.005-0.06,优选为1:0.006-0.05,优选为1:0.007-0.04,优选为1:0.008-0.04,优选为1:0.009-0.04;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异槲皮苷与槲皮素-3-o-洋槐糖苷的质量比为1:0.01-0.25,优选为1:0.01-0.09,优选为1:0.015-0.065,优选为1:0.015-0.05。

9.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含有的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的总含量为55%以上,优选60%以上,优选为65-85%,优选为69-82%;进一步地,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为12.1-25%,优选为12.6-25%,优选为13-25%,优选为14-25%,或12.6-23%,或13-20%;进一步地,槲皮素的含量为0.7%以上,优选为1.0%以上,优选为1.0-12%,优选为1.5-12%,或1.0%-10%,或1.5%-5%;更进一步地,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为8.5-34%,优选为12-34%,或8.5-30%,或12%-23%。

10.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或者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或有效部位含有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杨梅素、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芦丁及金丝桃苷的总含量为55%以上,优选60%以上,优选65-85%或66-84%,优选为69-82%或69-90%;进一步地,槲皮素-3'-o-葡萄糖苷含量为12.1-25%,优选为12.6-23%,优选为13-20%。

11.一种黄蜀葵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溃疡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含有黄酮类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成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量含量为0.01-1.0%的芦丁,进一步为0.05-0.95%,进一步为0.09-0.95%,进一步为0.1-0.95%,或0.05-0.8%,进一步为0.09-0.8%,进一步为0.1-0.6%;进一步地,含有槲皮素-3-o-洋槐糖苷0.08-2.5%,优选0.1-1.5%,进一步地0.1-0.9%,再进一步地0.1-0.8%,再进一步地0.1-0.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涛王富江葛海涛王丹丹王殿广
申请(专利权)人: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