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9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包括主体部,植入到骨组织来形成人工牙根,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有规定的粗糙度以提高上述主体部对上述骨组织的固定力,可在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骨生成诱导因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通常,当恒牙因老化或其他因素而受损时,需要将人工牙植入颌骨内。在恒牙因各种因素而受损的情况下,若拔除受损的恒牙,则需要在其位置种植人工牙来代替恒牙。

2、具体地,向种植在颌骨内的种植牙固定装置紧固补充用种植牙结构物后,通过向种植牙结合人工牙来完成人工牙的种植。用于种植人工牙的种植牙通常由固定装置、桥基及螺钉组成,固定装置插入在颌骨并通过螺纹结合,在固定装置的上部定位用于固定人工牙的桥基的状态下,使得螺钉与桥基相连接并紧固在固定装置,由此,可将桥基结合在固定装置的上部。在一般情况下,固定装置沿着外周面形成有螺纹,因此,可使得固定装置紧固在颌骨。

3、然而,若种植牙未完全结合在牙槽骨,则导致种植牙固定装置通过螺纹与牙龈相结合的状态变得松动,并且,在拆卸部分种植牙固定装置的状态下,若持续施加荷重,则随着产生间隙,由种植牙固定装置传递的荷重会集中在骨组织的一部分,从而导致种植牙固定装置受损而从骨组织脱离。

4、并且,虽然以往仅利用种植牙的形状和表面处理技术来实现骨粘连,但是,在植入种植牙后,当前主要使用的种植牙系统容易在种植牙周围发生炎症,并且,由于种植牙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因此,不仅时常发生骨粘连存活率低的情况,而且,存在因施加咬合力而经常导致种植牙本体破裂的缺点。

5、为了改善这种现有种植牙的局限性,需要增加种植牙固定装置的表面积来提高骨粘连的成功率,从而能够增加存活率,尤其,需要开发一种可通过减少在种植牙周围发生炎症的情况来增加存活率的种植牙系统。

6、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公开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1221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能够增加外表面的表面积来提高对骨组织的固定力,同时在外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骨生成诱导因子来提高稳定性及骨粘连成功率。

3、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并不限定于上述技术目的,也可存在其他技术目的。

4、技术方案

5、作为用于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包括主体部,植入到骨组织来形成人工牙根,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有规定的粗糙度以提高上述主体部对上述骨组织的固定力,可在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骨生成诱导因子。

6、并且,可在上述主体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加工面(machined surface),上述加工面具有比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的表面特性,以便提高与软组织的接合性。

7、并且,上述主体部可包括:第一主体部,对应于从上述加工面向下侧预设的深度区间;以及第二主体部,对应于上述固定装置的下端部,上述固定装置对应于上述第一主体部的下侧。

8、并且,上述第一主体部和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特性可互不相同。

9、并且,在上述第一主体部的外表面提供的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为第一类诱导因子,在上述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提供的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可以为不同于上述第一类诱导因子的第二类诱导因子。

10、并且,上述第一类诱导因子可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poly lactic-co glycolic acid)。

11、并且,上述第二类诱导因子可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mp,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12、并且,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可包括空腔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下端部沿着上侧凹陷形成。

13、并且,在植入上述种植牙固定装置后,上述骨组织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引入到上述空腔部的内侧。

14、并且,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可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使得上述空腔部与上述主体部的外侧相连通。

15、并且,可在上述空腔部的内侧表面提供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

16、并且,可在上述外表面中彼此隔开规定间隔的多个不同位置提供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

17、并且,可在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形成有以凹洞形态凹陷而成的多个凹槽部。

18、并且,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可以与上述多个凹槽部相对应。

19、上述技术方案仅为示例,不应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意图。除上述例示性实施例外,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还可存在额外实施例。

20、专利技术的效果

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减少牙周炎的种植牙固定装置能够增加外表面的表面积来提高对骨组织的固定力,同时在外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提供骨生成诱导因子来提高稳定性及骨粘连成功率。

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专利技术在主体部下部形成有沿着上侧凹陷形成的空腔部,因此,在植入种植牙后,可使得骨组织的一部分引入到内侧,由此,不仅防止种植牙破裂,而且,可显著提高种植牙的固定力。

23、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上述效果,也可存在其他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植牙固定装置,用于减少牙周炎,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加工面,上述加工面具有比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的表面特性,以便提高与软组织的接合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类诱导因子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上述第二类诱导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使得上述空腔部与上述主体部的外侧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腔部的内侧表面提供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表面中彼此隔开规定间隔的多个不同位置提供上述骨生成诱导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种植牙固定装置,用于减少牙周炎,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加工面,上述加工面具有比上述主体部的外表面更加光滑的表面特性,以便提高与软组织的接合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植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类诱导因子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上述第二类诱导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洪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