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95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气分散动力机构和对冲混气机构,通过气分散动力机构的旋转实现对冲混气机构的同步旋转,导向组件对称设置在中空混气体内部且两者螺纹配合,导气组件固定设置于中空混气体内部,导气组件的中心导气盘相对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多个轴向封杆,气体推压组件滑动设置于中空混气体内部,气体推压组件对称设置于中心导气盘的两侧,气体推压组件包括气体推压盘,气体推压盘表面设置有与轴向封杆滑动配合的气体串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气体推压组件依靠自身重力同时往下移动,可实现下串流氧气和上串流麻醉气体的对冲混合,大大提高了氧气与麻醉气体混合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目前较多使用的吸入麻醉药包括七氟醚、异氟醚以及地氟醚等,在麻醉时通过控制麻醉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比例实现混合后,再通过面罩方式用于患者呼吸麻醉。

2、现有的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容易造成麻醉气体和氧气混合不均匀,混合效率较慢且浓度不好控制,造成不同地方的浓度不相同,进而影响医生判断,同时不能很好的控制患者对麻醉混合气体的吸入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通过气分散动力机构、对冲混气机构和支撑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包括气分散动力机构和对冲混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分散动力机构(1)和对冲混气机构(2),所述对冲混气机构(2)安装在所述气分散动力机构(1)上,通过气分散动力机构(1)的旋转实现对冲混气机构(2)的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混气体(21)两端部均设置有中心螺孔(211),所述中空混气体(21)周侧面分别设置有氧气输入管(212)和麻醉气体输入管(213),所述氧气输入管(212)转动连接在中空混气体(21)中心位置处,所述麻醉气体输入管(2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中空混气体(21)靠近中心螺孔(211)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分散动力机构(1)和对冲混气机构(2),所述对冲混气机构(2)安装在所述气分散动力机构(1)上,通过气分散动力机构(1)的旋转实现对冲混气机构(2)的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混气体(21)两端部均设置有中心螺孔(211),所述中空混气体(21)周侧面分别设置有氧气输入管(212)和麻醉气体输入管(213),所述氧气输入管(212)转动连接在中空混气体(21)中心位置处,所述麻醉气体输入管(2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中空混气体(21)靠近中心螺孔(2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混气机构(2)还包括中空集气体(27),所述中空集气体(27)与所述中空混气体(21)之间固定设置有集气管(28),所述集气管(28)周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用麻醉气体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气盘(231)表面设置有第一通气口(233),所述第一通气口(233)内部安装有两推流扇(234);所述中心导气盘(231)内部设置有环形输气腔,所述环形输气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煌谢红春孙学亮
申请(专利权)人:六盘水首钢水钢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