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
技术介绍
1、在船舶建造中,船台搭载、上排、进坞等阶段,需布置墩木以对船体结构进行支撑。部分船舶线型较尖,船底中纵龙骨处横向平直部分仅100mm左右,受力较为集中。目前一般采用增设边墩的方式,或对中墩墩木进行木工刨铣作业改变墩木线型以适应船体。增设边墩耗费材料和人工较多,一般一个中墩受力面积较小时,需要增设二至四个边墩;木工刨铣作业耗费人工,需设置对应的样板或数据量取,且刨铣后的墩木只能用于特定船的特定位置,通用性不强。
2、虽然也有利用球头与球缺配合的结构使边墩自适应船体线型的装置,边墩安装于球缺上,球缺能够绕球头转动,但球头与球缺配合的方式无法在边墩角度调整到位后进行锁紧,从而会导致边墩支撑不稳,无法将船体进行稳固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船体进行稳定支撑与限位的可调工装,可方便进行调整以适用于不同线型的船体。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船体线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中部支撑组件和两个侧支撑组件,两个所述侧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中部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侧支撑块、第一活动件和至少两个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另一端滑动穿设所述侧支撑块的底部,所述侧支撑块的底部设有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一紧固件,所述升降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升降组件可伸缩且其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撑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中部支撑组件和两个侧支撑组件,两个所述侧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中部支撑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各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侧支撑块、第一活动件和至少两个升降组件,所述第一活动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活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另一端滑动穿设所述侧支撑块的底部,所述侧支撑块的底部设有用于锁紧或解锁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一紧固件,所述升降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升降组件可伸缩且其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侧支撑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块包括边墩块、第一转柱、两个连接凸起,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筒和可伸缩的升降柱,所述连接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转柱的外径,所述连接筒连接所述升降柱的顶部,且所述连接筒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凸起设于所述边墩块的底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转柱与所述边墩块的底部相间隔且所述第一转柱穿过各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一转柱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边墩块的底部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柱的中部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动限位孔,所述第一活动件穿设所述滑动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套筒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船体线型的可调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包括底座、升降外筒和两个升降内杆,各所述升降内杆均一端插入所述升降外筒并与所述升降外筒螺纹连接,转动所述升降外筒能够使两个所述升降内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一个所述升降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升降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船体线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伟,谭操,罗国辉,黄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