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655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该方法包括人机协同作业领域/意图/槽位标签及关系定义、数据集构建、自然语言通用理解模型构建和参数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场景模型构建和参数学习、利用模型进行在线预测等过程。通过定义具体领域中通用槽位标签与专用槽位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场景特征描述和人物特征描述,实现对用户意图的识别和对应槽位信息的识别,增强了自然语言理解模型的跨领域泛化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构建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场景模型具备处理多模态输入数据的能力,且在模型参数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对模型稳定性的度量,有效提高了自然语言理解的准确率、降低了误识别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机对话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


技术介绍

1、为实现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过程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过程通过解析用户输入的文本,使机器人理解用户的意图,以及与该意图相关的槽位信息,从而用于生成人机对话状态、生成对话策略等其他后续系统步骤,因此,自然语言理解结果的准确性对人机对话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包括基于规则/模板的方法、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其中,基于规则/模板的方法对人下发的文本指令有格式上的限制,适合用于简单的人机对话过程,而在复杂场景中,易因用户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而理解失败,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需要在事先收集的大量数据集的基础上,计算给定用户对话文本的各类意图的条件概率,该方法在数据集足够庞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场景数据的收集和标注通常较复杂,构造足以覆盖应用场景的足够的数据集缺少可行性。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同时识别用户的意图以及槽位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各词元的通用槽位标注,是利用自然语言通用理解模型中的编码模块对输入的词元序列进行编码,建立其隐空间向量表达,编码-条件随机场架构对序列中所有词元对应的通用槽位标注进行同时预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各词元的通用槽位标注,是利用自然语言通用理解模型中的编码模块对输入的词元序列进行编码,建立其隐空间向量表达,编码-条件随机场架构对序列中所有词元对应的通用槽位标注进行同时预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自然语言理解场景模型是采用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框架的模型结构,其中包括编码层、特征融合层和输出层,各层特征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跨领域人机协同作业的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文本数据包括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袭向明谢冰张格格赵文宇朱世强顾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