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双速脱粒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89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一种同轴双速脱粒滚筒,它包括高速筒和低速筒,低速筒位于高速筒的左边,在高速筒和低速筒的连接部位高速筒外径小于低速筒内径,高速筒筒身的左端伸入低速筒筒身15mm到25mm形成一个套接结构,低速筒在其与高速筒的套接部位设有脱粒板齿,所述脱粒板齿伸出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3到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强度高,制造简单、工作可靠,防堵塞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的适应脱粒室中前后脱粒段物料物理状态不同的特点,使脱粒率、破碎率、损失率和能耗几项主要性能指标得到很好的兼顾解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直O
技术介绍
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脱粒室的前段,作物刚刚喂入,其中含有较大量 的易脱籽粒。而在脱粒室的后段,留存在作物秸秆上的籽粒与秸秆的连接强度高,大多属于 较难脱的籽粒。目前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普遍采用单滚筒脱粒机构,不能很好的 适应脱粒室中前后脱粒段物料物理状态不同的特点,难以使脱粒率、破碎率、损失率和能耗 几项主要性能指标得到很好的兼顾。有少数脱粒装置采用双滚筒机构,但两筒平行排列,与 其共同作业的凹板筛、顶盖均为双套配置,结构复杂,消耗动力大,且两滚筒交接处物料容 易出现堵塞现象。中国专利CN2648798Y公开了 一种同轴芯异速双脱粒滚筒装置,该装置由 前后端相邻而不相接的前后滚筒组成,取得了相当好的使用效果。但由于两滚筒之间存在 对接间隙,使用中在两个滚筒间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针对上述同轴芯异速双脱粒滚筒装 置所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CN2862654Y公开了一种改进技术方案,即在低速筒和高速筒的 连接处设置一个过渡圈;过渡圈主要对高速筒和低速筒的对接间隙起封盖作用,防止作物 从低速筒向高速筒轴向移动时落入两滚筒的对接间隙而引起堵塞;此专利同时公开可在过 渡圈上设置脱粒齿,但未指明齿的类型,依文件所述该脱粒齿主要是为脱粒而设。由于受空 间尺寸的限制,过渡圈宽度较小,与相应滚筒的安装联接强度低,使用中容易出现损坏,影 响了滚筒的使用可靠性,增加了脱粒设备的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同轴双速脱粒滚筒技术防堵塞结构联接强度低,使用维护成本高的缺 点,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防堵塞结构的成效,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制造简单、 工作可靠,防堵塞效果好的一种同轴双速脱粒滚筒。本技术一种同轴双速脱粒滚筒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一种 同轴双速脱粒滚筒,包括高速筒和低速筒,低速筒位于高速筒的左边,其特征是在高速筒 和低速筒的连接部位高速筒外径小于低速筒内径,高速筒筒身的左端伸入低速筒筒身15mm 到25mm形成一个套接结构,低速筒在其与高速筒的套接部位设有脱粒板齿,所述脱粒板齿 伸出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3到5mm。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一般由滚筒筒身,安装于筒身上的脱粒元件,以及位于筒 身两端的幅板构成,滚筒筒身一般是壁厚为2mm左右的薄壁筒。本技术在高速筒和低 速筒的连接部位高速筒外径小于低速筒内径,因此高速筒筒身可以伸入低速筒筒身形成一 个套接结构,这样大大提高了脱粒装置的整体强度和工作可靠性,有利于降低脱粒装置的 使用维护成本。低速筒在其与高速筒的套接部位设有脱粒板齿,既有脱粒作用,也有推送作 物的作用,特别地,所述脱粒板齿略微伸出低速筒身的端部3到5mm,可以在保证脱粒板齿强度又不过度挤占高速筒工作长度的条件下,加快作物离开低速筒与高速筒的临界区域的 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脱粒装置的防堵塞的成效。低速筒设在高速筒的左边,即低速筒设在 脱粒室的前段,高速筒设在脱粒室的后段。在脱粒室的前段,作物刚刚喂入,籽粒中易脱籽 粒量大,利用低速筒脱粒,有利于降低脱粒装置的能耗与籽粒破碎率。在脱粒室的后段,留 存在作物秸秆上的籽粒与秸秆的连接强度较高,利用高速筒有较高的脱粒能力,可以提高 脱粒装置的脱净率,减小脱粒损失。这样低高速筒一前一后相配合脱粒,与脱粒室中前后脱 粒段物料物理状态不同的情况相适应,既可以取得较高的脱净率,同时耗能和破碎率低。作为优 选,所述脱粒板齿伸出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部分设有一个矩形定位部,所 述矩形定位部的左边与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靠接在一起。优选方案的优点在于便于所述脱 粒板齿在低速筒上的安装定位,同时增强了脱粒板齿伸出低速筒筒身端面部分的工作可靠 性,由于所述矩形定位部位于低速筒筒身外筒面和高速筒筒身外筒面之间,所述矩形定位 部也具有推送物料的作用,可以提高所设脱粒板齿的防堵塞的功效。作为优选,除套接部位外,低速筒筒身的外径与高速筒筒身的外径相等。这样低速 筒和高速筒上的同类脱粒齿可以最大量地保持结构尺寸的一致性,有利于脱离齿的批量生 产。作为优选,低速筒和高速筒的工作长度比为0.6 1到1 1。高速筒工作长度长 于等于低速筒脱离长度,可以确保脱粒装置具有较高的脱粒能力,减少脱粒损失。这里所述 低速筒的工作长度,即低速筒筒身的实际长度;所述高速筒的工作长度等于高速筒筒身的 长度减去高速筒筒身伸入低速筒筒身的长度。作为优选,低速筒驱动轴为套筒轴,与高速筒驱动轴同轴,两端用轴承支撑于高速 筒驱动轴上,两根驱动轴的输入端都位于低速筒的外侧,高速筒和低速筒的转速比为一个 定值。把高速筒和低速筒的动力输入端设于同一侧,便于采用齿轮传动结构实现高速筒和 低速筒转速比,简化了传动结构,也使机器更加紧凑。高速筒和低速筒的转速比为一定值, 便于按照农机作业规范确定高低速筒的转速调整操作技术规范,简化滚筒转速调整的操作 作业。因此本技术具有整体结构强度高,制造简单、工作可靠,防堵塞效果好的优 点。本技术能很好的适应脱粒室中前后脱粒段物料物理状态不同的特点,使脱粒率、破 碎率、损失率和能耗几项主要性能指标得到很好的兼顾解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1滚筒结构及传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低速筒和高速筒的套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低速筒和高速筒的套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低速筒1和高速筒2两个同轴脱粒滚筒,低速筒1位 于高速筒2的左边,低速筒1的工作长度与高速筒2的工作长度之比为7 10,滚筒驱动装 置3设在低速筒1的外侧,低速筒在其与高速筒相连一端设有一块脱粒板齿16,当然也可 以设置更多数量的脱粒板齿,但一般不超过4块。如图4所示,在高速筒2和低速筒1的连 接部位高速筒2的外径小于低速筒1的内径,高速筒筒身24的左端伸入低速筒筒身14达 20mm形成一个套接结构。如图2所示,脱粒板齿16略微伸出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4mm,伸 出部分设有一个矩形定位部16. 1,所述矩形定位部16. 1的左边与低速筒筒身14的右端面 靠接在一起。又如图3所示,低速筒1由低速筒前幅盘11、低速筒后幅盘15、低速筒驱动轴14、 低速筒筒身14、低速筒脱粒齿12和脱粒板齿16构成。这里低速筒脱粒齿12泛指设置在 低速筒筒身上除脱粒板齿16以外的其它脱粒元件,因系现有技术,所以未加赘述。高速筒 2由高速筒前幅盘21、高速筒后幅盘25、高速筒驱动轴23、高速筒筒身24、高速筒脱粒齿22 构成,这里高速筒脱粒齿22泛指设置在高速筒筒身上的所有脱粒齿,因系现有技术,所以 未加赘述。其中低速筒驱动轴13为套筒轴,与高速筒驱动轴23同轴,两端采用滚动轴承支 撑于高速筒驱动轴23上。滚筒驱动装置3由动力输入带轮31、动力输入轴32、前壳体33、 后壳体36、高速筒驱动主齿轮34、低速筒驱动主齿轮35、低速筒驱动从齿轮37、高速筒驱动 从齿轮38、后部支撑39构成。高低速筒的速度比通过驱动装置中齿轮传动确定,低速筒的 转速与高速筒的转速之比为3 4。实施例2 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双速脱粒滚筒,包括高速筒和低速筒,低速筒位于高速筒的左边,其特征是:在高速筒和低速筒的连接部位高速筒外径小于低速筒内径,高速筒筒身的左端伸入低速筒筒身15mm到25mm形成一个套接结构,低速筒在其与高速筒的套接部位设有脱粒板齿,所述脱粒板齿伸出低速筒筒身的右端面3到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仲雄高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