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肠类器官高效建模及血管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71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肠类器官高效建模及血管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新鲜分离的小肠来源细胞接种在二维细胞贴附介质上,加入含10%血清的小肠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扩增;待形成大的上皮细胞集落后,分步消化获得小肠上皮细胞单细胞悬液,与matrigel复合进行三维类器官培养,培养基为小肠类器官培养基;培养至2‑3代的小肠类器官经酶消化打散成单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基质胶混合,接种在低吸附板上,加入共培养培养基培养3‑5天即可获得血管化的小肠类器官。该方法可显著提高小肠类器官成功率,缩短建模时间,并制备出血管化小肠类器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小肠执行消化、吸收、分泌、免疫屏障等多方面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血管与小肠细胞,如小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小肠类器官重演小肠生长发育过程,在形态结构、基因表达谱及功能等多个方面与体内高度一致,近年来日益成为小肠体外替代模型,在肠道发育、肠道生理等多个领域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2、现有小肠类器官制备方法是基于类器官经典培养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将小肠酶解消化获得的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直接与matrigel混匀后进行三维类器官培养,由于原代处于g0期的小肠上皮干细胞在基质胶上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慢,致使用此方法进行小肠类器官培养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速度慢,往往需要2-3周时间;更重要的是基于现有方法构建的小肠类器官缺乏血管组分,也使其在很多方面与体内存在差异。

3、专利《一种低成本小鼠肠类器官培养基及培养方法,cn202010719320.8》提供一种小鼠肠道类器官的3d培养方法,该方法无法解决现有小肠类器官构建存在的速度慢、效率并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p>1、本专利技术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肠类器官高效建模及血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小肠分离细胞经二维贴壁培养形成大的细胞克隆后,与matrigel复合进行类器官培养,再与血管内皮细胞、matrigel复合后接种低吸板上进行培养,形成血管化的小肠类器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分离细胞二维贴壁培养,其特征在于,新鲜分离的小肠细胞接种在二维贴壁介质表面、加入含10%血清类器官培养基培养形成小肠上皮细胞克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matrigel复合进行类器官培养,其特征在于,将二维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克隆经分布消化后,与matrigel复合接种低吸附培养板中,加入小肠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肠类器官高效建模及血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小肠分离细胞经二维贴壁培养形成大的细胞克隆后,与matrigel复合进行类器官培养,再与血管内皮细胞、matrigel复合后接种低吸板上进行培养,形成血管化的小肠类器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分离细胞二维贴壁培养,其特征在于,新鲜分离的小肠细胞接种在二维贴壁介质表面、加入含10%血清类器官培养基培养形成小肠上皮细胞克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matrigel复合进行类器官培养,其特征在于,将二维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克隆经分布消化后,与matrigel复合接种低吸附培养板中,加入小肠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步消化获取小肠上皮细胞,其特征在于,先用1/3体积accutase(accutase:生理盐水,体积比)去除杂细胞,再用accutase原液消化正常小肠细胞克隆团,获取单细胞悬液。

5.如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器官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dmem/f12,100u/mlpenicil-lin/streptomycin,primocin,2mm glutamax,0.5μm a83-01,1xb27,5μm sb202190,100nm prostaglandin e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山杨洋刘磊李一伟黄洋张明浩赵维婷
申请(专利权)人:黑玉星岩国际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