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耐低温多功能菌及其在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70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株耐低温多功能菌及其在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耐低温多功能菌为篮状菌属的菌株TLT1,于2023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GCMCC No:40754。本发明专利技术菌剂可应用于稳定土壤环境中的锌,有助于丰富稳定重金属且兼具降解喹诺酮类抗生素降解菌的菌种数据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纯化的菌株制成菌悬液,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有效地稳定水体和土壤等不同环境介质中锌,兼具降解水体和土壤等不同环境介质中恩诺沙星。该方法相较于化学氧化等方法效率更高、价格低廉、且无二次污染,为锌‑恩诺沙星复合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提供有效的生物‑非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具体的说是涉及一株耐低温多功能菌(同时吸附重金属并降解抗生素)及其在土壤和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作为畜禽养殖大国,中国畜禽储量大,其产生的畜禽粪便逐渐积累。其中,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畜禽粪便无法及时处理处置,粪便中残留的过量重金属和抗生素在土壤中不断积累,气温回暖后,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会通过雨水淋溶等方式进入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中。一旦将污染的水体和畜禽粪便施用于农田土壤上,易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物链传递,不仅可能破坏微生物群落结构,还会通过抑制蛋白质、细胞壁、叶酸的合成、影响dna复制和转录等方式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兽用重金属和抗生素主要以锌、恩诺沙星等为主。养猪场锌的使用剂量可高达2000mg/kg,恩诺沙星超过2.4mg/kg,亟需可同时实现土壤和水体中锌的稳定和恩诺沙星降解的材料。

2、现阶段重金属稳定化技术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为主;在场地应用方面主要通过土壤深耕、客土等方法;抗生素污染土壤修复方法主要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光电催化等方法。然而,客土、光电催化等方法专一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耐低温多功能菌,其特征在于:耐低温多功能菌为篮状菌属的菌株TLT1,于2023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GCMCC No:40754。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多功能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降解污染环境中抗生素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低温下降解污染土壤或水体中抗生素中的应用;其中,抗生素为恩诺沙星。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多功能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稳定环境中重金属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耐低温多功能菌,其特征在于:耐低温多功能菌为篮状菌属的菌株tlt1,于2023年8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gcmcc no:40754。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多功能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降解污染环境中抗生素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低温下降解污染土壤或水体中抗生素中的应用;其中,抗生素为恩诺沙星。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多功能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稳定环境中重金属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低温下稳定土壤或水体中重金属的应用;其中,重金属为锌。

6.一种耐低温多功能菌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蓉朱晓琳巩宗强赵祥贾艳杰贾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