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399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所述釜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在反应釜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所述反应釜釜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从左到右设置在反应釜釜体内侧的第一加热套和第二加热套,所述第一加热套和第二加热套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部设置有隔热层。本技术通过加热机构的设置,利用加热管可实现对反应釜釜体内部的物料加热处理,同时利用保温层可实现保温作用,并且通过隔热层可实现隔热的目的,避免反应釜釜体发烫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是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


技术介绍

1、反应釜就是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可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染料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而现在为了提高反应釜内部的物体混合效率,一般会采用加热的方式来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处理。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加热式反应釜(授权公告号cn213493681u),该专利技术便于对加热套筒进行固定安装在反应釜本体上,从而能够对反应釜本体进行加热。

3、但是,针对该专利来看还是存在不足,该专利虽然通过加热套筒来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处理,可是由该专利的附图可看出,该专利通过加热套筒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安装,这样在安装拆卸时即为不便,并且在加热后由于其外部没有保温,这样容易导致热量流失,进而影响反应釜的加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釜体以及设置在反应釜釜体上端的釜盖,所述釜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在反应釜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且旋转杆的两侧在辅助杆的外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二搅拌杆和第一搅拌杆;

4、所述反应釜釜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从左到右设置在反应釜釜体内侧的第一加热套和第二加热套,所述第一加热套和第二加热套的内部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部设置有隔热层。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釜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架,且反应釜釜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釜盖的外侧在搅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长度相同,且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高度不同。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一端嵌入安装孔的内部并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杆为“v”型设置,且辅助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的外部。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加热套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加热套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轨相互适配的滑槽。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管为圆管型设置,且加热管在第一加热套与第二加热套的内部均设置有二十个。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螺丝可将连接套安装在多个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外部,以此来将辅助杆进行安装,这样在搅拌电机的工作时会使得旋转杆旋转,进而可使得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在反应釜釜体的内部旋转,并通过辅助杆可提高反应釜釜体内部的物料的充分搅拌混合,加快工作效率。

13、2、本技术通过加热机构的设置,这样通过滑轨在滑槽中滑动,这样可将第一加热套与第二加热套进行安装,利用第一加热套与第二加热套内部的加热管可实现对反应釜釜体内部的物料的加热处理,同时利用保温层可实现该反应釜釜体的保温作用,并且通过隔热层可实现隔热的目的,避免反应釜釜体发烫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该设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实现加热保温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釜体(1)以及设置在反应釜釜体(1)上端的釜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21),所述搅拌电机(21)的驱动端在反应釜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211),所述旋转杆(211)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4),且旋转杆(211)的两侧在辅助杆(4)的外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二搅拌杆(213)和第一搅拌杆(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支架(11),且反应釜釜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釜盖(2)的外侧在搅拌电机(2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长度相同,且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高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211)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2111),所述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一端嵌入安装孔(2111)的内部并与安装孔(211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4)为“V”型设置,且辅助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套(41),所述连接套(41)通过螺丝安装在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套(3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轨(33),所述第一加热套(31)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轨(33)相互适配的滑槽(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7)为圆管型设置,且加热管(37)在第一加热套(31)与第二加热套(32)的内部均设置有二十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包括反应釜釜体(1)以及设置在反应釜釜体(1)上端的釜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搅拌电机(21),所述搅拌电机(21)的驱动端在反应釜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211),所述旋转杆(211)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4),且旋转杆(211)的两侧在辅助杆(4)的外部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二搅拌杆(213)和第一搅拌杆(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支架(11),且反应釜釜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釜盖(2)的外侧在搅拌电机(2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式反应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长度相同,且第一搅拌杆(212)与第二搅拌杆(213)的高度不同。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琦玮冯天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通广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