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9161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支架和两根立柱,两根立柱分别设置于若干支架左右两端,所述立柱表面挂载有数控编程窗口,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架设有打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柱顶部的X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上横向滑动连接有Z轴导轨,所述Z轴导轨外壁安装有万向竹节水管,所述Z轴导轨底部连接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底部通过接口卡接有磨头,所述磨头位于若干支架上方;若干所述支架顶部架设有底座和顶升部件,所述顶升部件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和顶升部件的顶部连接有试样夹持部件,能够成批量且高精度生产岩石力学试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属于岩石力学试件加工。


技术介绍

1、为了更好地为岩体工程安全建设服务,使之作为可靠的工程对象,需要人们更加急切地认识、利用并且改造岩体。岩体与岩石在力学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岩体中存在有结构面,从而使岩体成为不连续介质。

2、为了开展相关岩体力学研究,人们参考自然界中宏观地质界面,再将其模拟在岩石试样上进行实验。当前岩石力学试件的制作大多依托于传统家居石材加工车床,这类传统车床依靠人工操作,制作的试样精度较低,各批次试样也存在误差。随着相关实验的广泛开展,需要一种能够成批量且高精度生产岩石力学试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能够精准打磨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支架和两根立柱,两根立柱分别设置于若干支架左右两端,所述立柱表面挂载有数控编程窗口,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架设有打磨部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支架(5)和两根立柱(12),两根立柱(12)分别设置于若干支架(5)左右两端,所述立柱(12)表面挂载有数控编程窗口(11),两个所述立柱(12)之间架设有打磨部件(1),所述打磨部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柱(12)顶部的X轴导轨(13),所述X轴导轨(13)上横向滑动连接有Z轴导轨(14),所述Z轴导轨(14)外壁安装有万向竹节水管(15),所述Z轴导轨(14)底部连接有打磨电机(16),所述打磨电机(16)底部通过接口卡接有磨头(18),所述磨头(18)位于若干支架(5)上方;若干所述支架(5)顶部架设有底座(3)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若干支架(5)和两根立柱(12),两根立柱(12)分别设置于若干支架(5)左右两端,所述立柱(12)表面挂载有数控编程窗口(11),两个所述立柱(12)之间架设有打磨部件(1),所述打磨部件(1)包括固定连接于立柱(12)顶部的x轴导轨(13),所述x轴导轨(13)上横向滑动连接有z轴导轨(14),所述z轴导轨(14)外壁安装有万向竹节水管(15),所述z轴导轨(14)底部连接有打磨电机(16),所述打磨电机(16)底部通过接口卡接有磨头(18),所述磨头(18)位于若干支架(5)上方;若干所述支架(5)顶部架设有底座(3)和顶升部件(4),所述顶升部件(4)设置于底座(3)的左右两侧,所述底座(3)和顶升部件(4)的顶部连接有试样夹持部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夹持部件(2)包括两个水平长板(21)和两个垂直长板(22),两个所述水平长板(21)呈两行设置,所述水平长板(21)顶部的左右侧各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滑槽(2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所述水平长板(21)与垂直长板(22)通过第一滑块(23)连接,所述垂直长板(22)相背一侧且与第一滑槽(24)相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双杆气缸(210),所述双杆气缸(210)的输出端抵至第一滑块(23)上方,垂直长板(22)通过双杆气缸(210)在水平长板(21)上前后移动;所述垂直长板(22)上设置有两个横向的滑槽,所述垂直长板(22)左右侧壁滑动穿设有丝杆(26),所述丝杆(26)外端固定连接有手轮(27),所述丝杆(26)另一端位于滑槽内部,所述丝杆(26)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夹持板(25),夹持板(25)通过旋转手轮(27)实现左右移动;两个所述垂直长板(22)上的夹持板(25)相向设置,两个所述水平长板(21)连接于顶升部件(4)和底座(3)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力学试件结构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两块底板(31),若干支架(5)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龙许旭堂杨枫刘伟城徐祥吴能森李光杰阮云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