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906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公开涉及一种直线模组,包括:电机组件,包括可旋转的转子组件;动力输出组件,设置为能够进行平移运动;运动传递组件,设置为将动力从所述转子组件传递给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以使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进行平移运动,所述运动传递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的丝杆;丝杆支撑板,设置为支撑所述丝杆的支撑端;行程终端感应组件,构造为感应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平移运动的行程终端,所述行程终端感应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容纳于设置在所述丝杆支撑板中的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感应件容纳于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二容纳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机驱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直线模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中的常见的一些直线模组,普遍使用宽度为20mm及以上的电机来驱动模组,通常使用旋转电机加联轴器来转接丝杆,运用丝杆的螺牙与配合螺母使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20mm及以上的电机相对较大,并且搭配的模组部分也会随之变得较大。在一些空间十分狭小,相对负载物体较小的情况下,这些模组则显得太过笨重复杂。并且随着时代及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医疗及自动化领域的设备等都开始趋向于轻量化、微小化的方向,常规的较大型的模组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此外,现有技术中直线模组的限位装置都较大,十分笨重,并且通常会增加模组的大小,不利于模组的紧凑。

2、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同时能够带来其他优势的全新的直线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包括:

2、电机组件,包括可旋转的转子组件;

3、动力输出组件,设置为能够进行平移运动;

4、运动传递组件,设置为将动力从所述转子组件传递给所述动力输出组件以使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进行平移运动,所述运动传递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的丝杆;

5、丝杆支撑板,设置为支撑所述丝杆的支撑端;

6、行程终端感应组件,构造为感应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平移运动的行程终端,所述行程终端感应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容纳于设置在所述丝杆支撑板中的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二感应件容纳于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二容纳槽中。

7、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本公开所提出的直线模组还可以包括以下所述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件在所述第一容纳槽中设置为不超出所述丝杆支撑板的面向内的内端面;和/或所述第二感应件在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设置为不超出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面向所述丝杆支撑板的端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另一者。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子组件一体旋转的电机轴;所述丝杆经由与所述支撑端相反设置的联接端与所述电机轴联接以能够随所述电机轴旋转,所述丝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运动传递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置有用于所述丝杆穿过的纵向贯通孔,所述纵向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构造为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以将动力从所述丝杆传递到所述螺母并使所述螺母沿所述丝杆进行平移运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螺母安装座,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母安装座联接,以带动所述螺母安装座进行平移运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螺母安装座包括容置座,所述容置座构造为接收所述杆部;所述头部卡在所述容置座的端部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螺母安装座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螺母安装座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联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进行平移运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模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配合,以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平移运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滑块在所述螺母安装座的下方联接到所述螺母安装座。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的联接端设置有螺纹轴段;所述电机轴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丝杆的联接端的联接孔端,所述联接孔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轴段配合的螺纹孔段。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的联接孔端还设置有光孔段,所述丝杆的联接端设置有与所述光孔段配合的光轴段。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丝杆支撑板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丝杆的支撑端的第一轴承。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模组还包括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螺母组件与所述电机组件之间,且设置为安装所述电机组件。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沿垂直于纵向方向延伸的竖板,其中:所述竖板中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部,所述电机组件的面对所述竖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突起,所述第一定位突起构造为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凹部中;或所述竖板中设置有第二定位突起,所述电机组件的设置为面对所述竖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部,所述第二定位突起构造为配合在所述第二定位凹部中。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板与所述电机组件的前端使用螺钉联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电机安装座之间的缓冲垫。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保持于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孔座中。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是步进电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另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螺母安装座,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母安装座联接,以带动所述螺母安装座进行平移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螺母安装座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螺母安装座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联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进行平移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配合,以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平移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在所述螺母安装座的下方联接到所述螺母安装座。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支撑板中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丝杆的支撑端的第一轴承。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还包括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螺母组件与所述电机组件之间,且设置为安装所述电机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与所述电机组件的前端使用螺钉联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母与所述电机安装座之间的缓冲垫。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保持于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孔座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是步进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感应件是霍尔传感器和磁铁中的另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螺母安装座,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母安装座联接,以带动所述螺母安装座进行平移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螺母安装座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滑块,所述螺母安装座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联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滑块进行平移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模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配合,以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滑块的平移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何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