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372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后盖、保护罩、位于后盖和保护罩之间的PCB板以及位于保护罩和PCB板之间的柔性支撑结构;所述定子组件与PCB板可拆卸电连接,且定子组件通过与PCB板的电连接对PCB板周向限位,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将PCB板抵在后盖端面,并在PCB板轴向移动后提供复位力。本技术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在柔性支撑结构对PCB板轴向固定后,定子组件对PCB板的周向也进行了限位,同时利用柔性支撑结构对PCB板施加复位力的特性,对PCB板起到绝对定位,使得PCB板不易松脱且易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设计,尤其涉及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1、常规无刷电机pcb板(内置驱动器)通常安装在定子后端,pcb板安装可以与电机尾部焊针(引出线)直接焊接,但是这样会引起焊接过程中焊珠溅落在pcb板上,从而导致pcb板短路的风险;并且焊接后pcb板与电机之间拆卸不方便,拆卸不方便会带来pcb板测试、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pcb板与电机之间可拆卸,现在多采用pcb板与后盖之间通过螺丝锁紧固定,但是随着电机旋转输出力矩会产生振动,电机振动会导致螺丝锁紧固定形式安装的pcb板有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刷电机中pcb板与电机尾部焊针(引出线)直接焊接,容易导致pcb板短路或者pcb板与后盖之间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导致pcb板易松动甚至脱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出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后盖、保护罩、位于后盖和保护罩之间的pcb板以及位于保护罩和pcb板之间的柔性支撑结构;所述定子组件与pcb板可拆卸电连接,且定子组件通过与pcb板的电连接对pcb板周向限位,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将pcb板抵在后盖端面,并在pcb板轴向移动后提供复位力。

3、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组件与pcb板通过电连接结构接触配合,以使定子组件与pcb板可拆卸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结构为一体式插针。

5、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插针的端部与pcb板活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结构为冠簧公母针,所述冠簧公母针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冠簧母孔和针部,所述冠簧母孔与定子组件连接,针部与pcb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针部一端插入冠簧母孔端部的冠簧内,并与冠簧活动配合;所述针部的另一端与pcb板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针部一端固定于冠簧母孔端部的冠簧内,所述针部的另一端与pcb板活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冠簧母孔的轴向一端具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定子组件的线圈骨架一端具有供第一定位柱插入的连接柱,且每个线圈骨架上均设有一个连接柱。

10、进一步的,所述pcb板上具有供电连接结构一端一一对应穿过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朝向后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后盖上朝向pcb板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凸台抵接的定位凸台,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过所述定位凸台与pcb板连接,定位凸台与第一凸台端面抵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台的内孔直径由靠近定子组件的一端至靠近pcb板的一端逐渐减小,定位凸台的内孔最小直径与电连接结构过盈配合。

12、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和挤压于支撑座与保护罩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pcb板抵接的撑脚。

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支撑座的端部具有套设弹簧的第二定位柱,所述保护罩的端面具有容纳弹簧的第一凹槽,电机未工作状态下,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柱的长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与弹簧过盈配合。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表面具有位于第二定位柱外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弹簧的外表面过盈配合。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柱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

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无刷电机,包括以上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技术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在柔性支撑结构对pcb板轴向固定后,定子组件对pcb板的周向也进行了限位,同时利用柔性支撑结构对pcb板施加复位力的特性,对pcb板起到绝对定位,使得pcb板不易松脱且易拆卸。

20、(2)本技术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及包含其的无刷电机,在电机不工作,未产生振动的状态下,通过弹簧轴向发力转递给支撑座的撑脚抵住pcb板,使pcb板抵接在后盖上,使pcb板轴向限位。当电机工作产生一定振动情况下,pcb板可能会有一定的晃动,弹簧可以抑制pcb板的轴向移动,且有一定缓冲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1)、后盖(2)、保护罩(3)、位于后盖(2)和保护罩(3)之间的PCB板(4)以及位于保护罩(3)和PCB板(4)之间的柔性支撑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通过与PCB板(4)的电连接对PCB板(4)周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与PCB板(4)通过电连接结构接触配合,以使定子组件(1)与PCB板(4)可拆卸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为一体式插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为冠簧公母针(6),所述冠簧公母针(6)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冠簧母孔(601)和针部(602),所述冠簧母孔(601)与定子组件(1)连接,针部(602)与PCB板(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602)一端插入冠簧母孔(601)端部的冠簧(6011)内,并与冠簧(6011)活动配合;所述针部(602)的另一端与PCB板(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602)一端固定于冠簧母孔(601)端部的冠簧(6011)内,所述针部(602)的另一端与PCB板(4)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插针的端部与PCB板(4)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的轴向一端具有第一定位柱(604),所述定子组件(1)的线圈骨架(101)一端具有供第一定位柱(604)插入的连接柱(7),且每个线圈骨架(101)上均设有一个连接柱(7)。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上具有供电连接结构一端一一对应穿过的贯通孔(401),所述贯通孔(401)朝向后盖(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台(402),所述后盖(2)上朝向PCB板(4)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凸台(402)抵接的定位凸台(202),所述电连接结构穿过所述定位凸台(202)与PCB板(4)连接,定位凸台(202)与第一凸台(402)端面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202)的内孔直径由靠近定子组件(1)的一端至靠近PCB板(4)的一端逐渐减小,定位凸台(202)的内孔最小直径与所述电连接结构过盈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结构(5)包括支撑座(501)和挤压于支撑座(501)与保护罩(3)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支撑座(501)上设有与PCB板(4)抵接的撑脚(50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502),所述支撑座(501)的端部具有套设弹簧(502)的第二定位柱(9),所述保护罩(3)的端面具有容纳弹簧(502)的第一凹槽(301),电机未工作状态下,弹簧(502)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柱(9)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01)与弹簧(502)过盈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01)表面具有位于第二定位柱(9)外周的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与弹簧(502)的外表面过盈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9)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301)内。

17.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1)、后盖(2)、保护罩(3)、位于后盖(2)和保护罩(3)之间的pcb板(4)以及位于保护罩(3)和pcb板(4)之间的柔性支撑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通过与pcb板(4)的电连接对pcb板(4)周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1)与pcb板(4)通过电连接结构接触配合,以使定子组件(1)与pcb板(4)可拆卸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为一体式插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为冠簧公母针(6),所述冠簧公母针(6)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冠簧母孔(601)和针部(602),所述冠簧母孔(601)与定子组件(1)连接,针部(602)与pcb板(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602)一端插入冠簧母孔(601)端部的冠簧(6011)内,并与冠簧(6011)活动配合;所述针部(602)的另一端与pcb板(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602)一端固定于冠簧母孔(601)端部的冠簧(6011)内,所述针部(602)的另一端与pcb板(4)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插针的端部与pcb板(4)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结构的轴向一端具有第一定位柱(604),所述定子组件(1)的线圈骨架(101)一端具有供第一定位柱(604)插入的连接柱(7),且每个线圈骨架(101)上均设有一个连接柱(7)。

1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华杨佳文丁泉军王铭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智智能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