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91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防护栏,以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方设置有拓展组件,所述拓展组件侧方设置有锁门组件,当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对民航其他部位同时检查时,通过转动手摇盘带动转杆转动,第二伞齿轮随之转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伞齿轮也随之转动,第一伞齿轮内壁套设的螺杆在活动框内部转动,推动活动框向外侧滑动,以此达到拓展平台的目的,防护栏固定安装的限位块随着活动框移动也移动,防护杆自行滑动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具体为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航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速车道,全国各地机场的快速扩建和新建,航班的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这种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和民众带来了实际的方便快捷和全方位的舒适服务,同时,由于航空器的扩充和航班的增加,对航空器的日常运行维护的工作量也是日益加剧,民航较高大,在维修检查需要使用升降装置,从而进行检查维修的工作。

2、如中国专利cn209553551u所公开的一种飞机维修用升降装置,通过添加方形限位板、导杆一、工作台、底座箱、电机一、防护栏、调节丝杆一、导杆二、调节丝杆二以及电机二,该设计利用电机一以及电机二分别带动调节丝杆一以及调节丝杆二共同旋转,进而使工作台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人员向上移动到合适高度,进而实现升降工作,结构简单,便于使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工作台在升降过程中,导杆一以及导杆二会实现导向功能,增加移动稳定性。

3、对于这一装置,虽然可以达到升降的效果,但是使用者站立的平台空间有限,在对民航进行检查修理时,一些部件需要同时观察状态,进行检查,站立平台过小导致需要多个升降架或者来回下降并移动升降架再升起进行检查维修,使用不便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在使用时可以拓宽站立平台,保证使用更便利,人员维修操作空间更大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设置有轮子,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防护栏,以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方设置有拓展组件,所述拓展组件侧方设置有锁门组件。

3、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面的第一限位框架,所述第一限位框架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第一限位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套设有螺纹套,所述第一限位框架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螺纹套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杆,所述第一活动连杆通过铰接柱与第一滑槽滑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框架右侧铰接连接有第一固定连杆,所述第一活动连杆远离电机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活动连杆,所述第一固定连杆靠近电机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杆,所述第二固定连杆远离电机输出端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架,所述第二限位框架靠近电机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活动连杆靠近电机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第二滑槽滑动设置。

4、优选的,所述拓展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限位框架顶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三滑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框,所述固定板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面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摇盘,所述转杆远离手摇盘的一端套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内壁套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活动框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栏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部滑动设置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圈。

5、优选的,所述锁门组件包括铰接连接在防护栏上的栏门,所述栏门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设置有卡销,所述卡销顶面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卡销外壁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卡销外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卡销下方设置有卡紧孔。

6、优选的,所述底板左侧顶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扶手,所述底板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远离转动柱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撑腿,伸缩扶手节省空间,且便于检修人员打开栏门,液压撑腿可以保证升降装置使用时更加稳定。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连杆与第一活动连杆十字形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杆与第二活动连杆十字形铰接连接。

8、优选的,所述活动框的数量有两组,以固定架对称分布,所述滑块的数量有两个,用于使滑块在第三滑槽内部滑动以拓展更多的空间。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由升降组件构成其一部件,当启动电机,其输出端的螺纹杆开始转动,带动外壁套设的螺纹套开始向右侧移动,由于螺纹套与第一活动连杆内侧固定连接的,所以螺纹套移动的同时,推动第一活动连杆向右移动,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靠近电机的一端也随之呈向上的趋势,第一活动连杆推动与其铰接连接的第二活动连杆向上移动,第二活动连杆靠近电机输出端的一端通过铰接柱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第一固定连杆推动第二固定连杆,以此达到将第二限位框架向上推动的目的,需要下降时,将电机反转即可,以此达到升降的目的,电机替代人工手摇,更省时省力。

11、2.该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由拓展组件构成其一部件,当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需要对民航其他部位同时检查时,通过转动手摇盘带动转杆转动,第二伞齿轮随之转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伞齿轮也随之转动,第一伞齿轮内壁套设的螺杆在活动框内部转动,推动活动框向外侧滑动,以此达到拓展平台的目的,防护栏固定安装的限位块随着活动框移动也移动,防护杆自行滑动调节,进行防护工作,避免拓展平台加宽防护设置需要人工调节,且不安全。

12、3.该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由锁门组件构成其一部件,当需要打开栏门时,拉动拉环卡销向上滑动,将卡销从卡紧孔内部拉出,进行开门,当栏门关闭时,在弹簧弹性的作用下,推动挡环将卡销与卡紧孔进行卡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1)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的第一限位框架(515),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11),所述支撑架(511)靠近第一限位框架(5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2),所述电机(512)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13),所述螺纹杆(513)外壁套设有螺纹套(514),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516),所述螺纹套(514)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杆(518),所述第一活动连杆(518)通过铰接柱与第一滑槽(516)滑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右侧铰接连接有第一固定连杆(517),所述第一活动连杆(518)远离电机(51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活动连杆(519),所述第一固定连杆(517)靠近电机(51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杆(520),所述第二固定连杆(520)远离电机(512)输出端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架(521),所述第二限位框架(521)靠近电机(512)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22),所述第二活动连杆(519)靠近电机(512)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第二滑槽(522)滑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门组件(55)包括铰接连接在防护栏(4)上的栏门(551),所述栏门(551)上方设置有连接板(555),所述连接板(555)内部设置有卡销(552),所述卡销(552)顶面固定安装有拉环(556),所述卡销(552)外壁固定安装有挡环(553),所述卡销(552)外壁设置有弹簧(554),所述卡销(552)下方设置有卡紧孔(5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侧顶面固定安装有伸缩扶手(6),所述底板(1)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柱(7),所述转动柱(7)转动连接有稳定架(8),所述稳定架(8)远离转动柱(7)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撑腿(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517)与第一活动连杆(518)十字形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杆(520)与第二活动连杆(519)十字形铰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534)的数量有两组,以固定架(533)对称分布,所述滑块(539)的数量有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航空器维修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1)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面的第一限位框架(515),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11),所述支撑架(511)靠近第一限位框架(5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12),所述电机(512)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13),所述螺纹杆(513)外壁套设有螺纹套(514),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516),所述螺纹套(514)两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动连杆(518),所述第一活动连杆(518)通过铰接柱与第一滑槽(516)滑动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框架(515)右侧铰接连接有第一固定连杆(517),所述第一活动连杆(518)远离电机(51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活动连杆(519),所述第一固定连杆(517)靠近电机(512)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固定连杆(520),所述第二固定连杆(520)远离电机(512)输出端的一端铰接连接有第二限位框架(521),所述第二限位框架(521)靠近电机(512)输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22),所述第二活动连杆(519)靠近电机(512)的一端通过铰接柱与第二滑槽(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前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博航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