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703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此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框胶。第一基板具有显示区与框胶涂布区,其中框胶涂布区是围绕在显示区周围。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框胶则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沿框胶涂布区配置。框胶包括至少一个转角部与多个条状部,其中相邻的条状部是交会于转角部,且此转角部的最大宽度大于这些条状部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窄边框的显示 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的科技的急速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组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 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优异的显示质量与其经济 性,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 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若以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空间利用以及 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无法有效提供解 决之道。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已成为市场的主流。图IA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IB则为图IA的液晶显示面板沿1_1’ 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IA及图1B,液晶显示面板100主要是由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 液晶层120、框胶130以及彩色滤光片140所构成,其中彩色滤光片140是配置于主动组件 阵列基板110上方,而液晶层120与框胶130均是配置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 光片140之间。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具有显示区112与框胶涂布区114,液晶层120是位 于显示区112内,框胶130则是位于框胶涂布区114内,并围绕液晶层120,以将液晶层120 密封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与彩色滤光片140之间。由图IA可知,在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中,框胶130于转角处R形成弧形,且转 角处R的弧周长Y通常大于框胶宽度X。由于弧形的转角处R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及 彩色滤光片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导致框胶130在转角处R与主动组件阵列基板110及 彩色滤光片140之间的黏着力低,因此框胶130往往会在转角处R发生剥离(peeling)的 现象。此外,因为转角处R的弧周长Y大于框胶宽度X,框胶130的角落内缘亦容易横跨至 显示区112内而对液晶层120造成污染,使得产品的质量或合格率下降。而对于窄边框的 液晶显示面板来说,框胶130的拉力强度以及宽度的控制较一般规格的液晶显示面板更为 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框胶的拉力强度并精准地控制框胶位置以及宽度,实为目前相关领域 的人员所注重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框胶可具有足够的拉力强 度及准确的宽度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可同时兼顾框胶的拉力强 度及宽度控制的准确度,进而改善制程合格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框胶。第一基板具有显示 区与框胶涂布区,其中框胶涂布区是围绕在显示区周围。第二基板配置于第一基板上方,框胶则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沿框胶涂布区配置而与显示区之间相隔一距离S, 其中S为正数。而且,框胶包括至少一个转角部与多个条状部,其中相邻的条状部是交会于 转角部,且此转角部的最大宽度大于这些条状部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角部呈弧形,且转角部在远离显示区的一侧的 弧周长小于上述这些条状部的宽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条状部包括第一胶条以及第二胶条,其中第一 胶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胶条沿第二方向延伸而与相邻的第一胶条交会于上述的转角 部,且转角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块,其自转角部远离显示区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或第二方 向至少其中之一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块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且延伸块在第一方向 上的长度小于第一胶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块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且延伸块在第二方向 上的长度小于上述第二胶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转角部具有一内缩区,其自转角部邻近上述显示 区的一侧朝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内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缩区在该第二方向上朝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内缩 距离d,且上述第一胶条的宽度为W1,而距离d满足下述关系=W1Zlo ^ d^ W/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缩区在该第一方向上朝远离显示区的方向内缩 距离d,且上述第二胶条的宽度为W2,而距离d满足下述关系W2/10 ^ d^ W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更包括显示介质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内。举例来说,此显示介质层例如是液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条状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600毫米。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是先提供第一基板,其中此第一基板 具有显示区与框胶涂布区,且框胶涂布区是围绕在显示区周围。接着,在框胶涂布区内沿第 一方向涂布第一胶条,以使第一胶条与显示区相隔第一距离Si,其中Sl为正数。并且,沿第 二方向涂布第二胶条,以使第二胶条与显示区相隔第二距离S2,其中S2为正数。而且,第二 胶条的两端与邻近的第一胶条之间具有间距D。然后,提供第二基板,并将此第二基板压合 至上述的第一基板上。其中,在第二基板压合于第一基板之后,第一胶条会与第二胶条交会 而构成转角部,且转角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块,自转角部远离上述显示区的一侧沿第一方 向或第二方向至少其中之一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涂布上述第一框胶与第二框胶之后,更包括于上述第 一基板的显示区内形成显示介质层。举例来说,此显示介质层例如是液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延伸块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此延伸块在第一方向上 的长度小于第一胶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延伸块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此延伸块在第二方向上 的长度例如是小于第二胶条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间距D满足下述关系0 < D < 100 μ 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距离Sl与第二距离S2相等。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具有显示区与框胶涂布区的第一基板,其中框胶涂布区是围绕显示区,且框胶涂布区具有至少一个转角区以及多个条状 区,而转角区是位于相邻的条状区之间。接着,提供框胶涂布装置,并利用此框胶涂布装置 而在框胶涂布区内涂布框胶,以使框胶与显示区之间相隔一距离S,其中S为正数。而且,框 胶涂布装置在转角区的移动速率小于或等于其在条状区的移动速率的三分之一。之后,提 供第二基板,并将第二基板压合至第一基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于涂布框胶的后,更包括在 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内形成液晶层。本专利技术是从框胶远离显示区的一侧增加其宽度,以使框胶的转角部的最大宽度大 于条状部的宽度,进而提高框胶的抗拉力强度,并且可避免框胶因过度靠近显示区而对显 示区内的显示介质层造成污染。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A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IB为图IA的液晶显示面板沿1-1,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显示面板沿II-I 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具有一显示区与一框胶涂布区,其中该框胶涂布区围绕该显示区;一第二基板,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方;以及一框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并沿该框胶涂布区配置,且该框胶与该显示区间隔一距离S,该框胶包括至少一转角部与多个条状部,其中相邻的该条状部交会于该转角部,且该转角部的最大宽度大于该条状部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杰简维谊黄于容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