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4770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32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部、成型部和下模部;上模部的底面设有限位柱和造孔件;成型部与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预定间距,成型部顶面设有造孔贯穿孔,造孔件能够穿过造孔贯穿孔;成型部内设有与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放置腔,放置腔的顶面设有与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板件冲压凹槽,放置腔的底面设有与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板件贯穿孔,成型部的底面还设有行程柱;下模部上设有板件形成件,板件形成件能够穿过板件贯穿孔,并嵌入至板件冲压凹槽,板件形成件设有与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排料通孔;下模部还设有行程孔,行程柱能够沿行程孔滑动,且下模部与成型部还设有弹簧。本技术能够降低顶横梁加强件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成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厢式车中,其车顶初的顶横梁件为5mm的铝合金材板,该部件为三角特征,包含局部圆弧特征、减重孔、安装孔。现有技术中是采用等离子切割机床进行加工,加工精度较低,切割后安装孔需手工扩孔,边缘毛边需要人工打磨。

2、由于等离子切割是一种热加工工艺,易造成产品变形,喷嘴等相关配件易烧损,加工过程需配合氮气保护,切割产生的烟尘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需要配合相应的除尘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其适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成型,能够简化顶横梁加强件的加工步骤,以提高生成效率和生成成本。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部、成型部和下模部;

3、所述上模部的底面设有限位柱和造孔件;

4、所述成型部与所述限位柱之间具有预定间距,所述成型部顶面设有造孔贯穿孔,所述造孔件能够穿过所述造孔贯穿孔;所述成型部内设有与所述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板件冲压凹槽,所述放置腔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板件贯穿孔,所述成型部的底面还设有行程柱;

5、所述下模部上设有板件形成件,所述板件形成件能够穿过所述板件贯穿孔,并嵌入至所述板件冲压凹槽,所述板件形成件设有与造孔贯穿孔连通的排料通孔;所述下模部还设有行程孔,所述行程柱能够沿所述行程孔滑动,且所述下模部与所述成型部还设有弹簧。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成型部的顶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且其底端与所述限位凹槽具有预定间距。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部的两侧设有至少一导向套,所述下模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适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嵌于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导向套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柱滑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模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成型部的正面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嵌入开口,所述成型部的背面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限位开口,沿所述限位开口的边沿设有至少两个等间距排列的限位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件形成件的两侧均设有沿直线等间距排列的所述弹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部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座和上垫板,所述下模部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下垫板和下模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模座的底面两侧设有垫块。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为高耐磨垫板。

14、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冲压的方式对厢式车的顶横梁加强件进行切割加工,能够解决等离子切割所带来的能耗问题,且加工效率高,能够有效提高顶横梁加强件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的成本。

16、(2)解决了以往等离子切割易造成产品变形,喷嘴等相关配件易烧损等损耗问题,进一步降低加工生产的成本。另外,避免灰尘、烟雾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部、成型部和下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的顶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且其底端与所述限位凹槽具有预定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的两侧设有至少一导向套,所述下模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适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嵌于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导向套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柱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模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的正面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嵌入开口,所述成型部的背面设有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限位开口,沿所述限位开口的边沿设有至少两个等间距排列的限位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形成件的两侧均设有沿直线等间距排列的所述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座和上垫板,所述下模部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下垫板和下模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的底面两侧设有垫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均为高耐磨垫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顶横梁加强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顶部至底部依次包括上模部、成型部和下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的顶面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柱嵌入所述限位凹槽内,且其底端与所述限位凹槽具有预定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的两侧设有至少一导向套,所述下模部设有与所述导向套相适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嵌于所述导向套内,且所述导向套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柱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模部连接。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日菱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