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铸造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
技术介绍
1、采用潮模砂卧浇工艺生产汽车发动机缸体铸件,外模上经常有砂仓下砂时掉落的散砂,在铸造前需吹净散砂以避免砂型不良造成铸件砂孔。现在业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使用风枪吹净散砂,但人工使用风枪吹容易出现局部未吹净或者漏吹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风枪磕碰伤砂模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能够自动吹净外模散砂,减少散砂未吹净的情况,提高砂型质量。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包括硬风管、软风管、信号同步气阀、支撑板、硬风管固定机构、限位板,硬风管的一端由硬风管固定机构所支撑,硬风管固定机构一端可摆动的连接在支撑板上,硬风管的另一端与软风管的一端连接,软风管的另一端与进风管连接,信号同步气阀串联在软风管中,且信号同步气阀定位在支撑板上表面,限位板连接在支撑板上表面并同时位于硬风管固定机构下侧,限位板两侧突出设有能够限制硬风管固定机构摆动范围的挡块。
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硬风管固定机构包括管夹和连接在管夹下的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旋转轴铰接在支撑板上表面。
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条竖直撑杆和连接在两条竖直撑杆底端的水平连杆,水平连杆后端与旋转轴铰接,旋转轴底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
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硬风管包括多条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单管堆叠形成,每条单管分别向前延伸后在不同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吹风口。
7、本技术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软风管中串联信号同步气阀,通过信号同步气阀准确控制通风时间,信号同步气阀可同步模具动作信号,确保每模都能吹净外模散砂;2、采用限位板限制硬风管固定机构在扇形区域内往复运动,形成扇形吹风区,吹风面积大,减少散砂未吹净的情况,保证砂型质量,提高铸件成品率;3、替代人工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
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风管(6)、软风管(4)、信号同步气阀(5)、支撑板(1)、硬风管固定机构(12)、限位板(11),硬风管(6)的一端由硬风管固定机构(12)所支撑,硬风管固定机构(12)一端可摆动的连接在支撑板(1)上,硬风管(6)的另一端与软风管(4)的一端连接,软风管(4)的另一端与进风管连接,信号同步气阀(5)串联在软风管(4)中,且信号同步气阀(5)定位在支撑板(1)上表面,限位板(11)连接在支撑板(1)上表面并同时位于硬风管固定机构(12)下侧,限位板(11)两侧突出设有能够限制硬风管固定机构(12)摆动范围的挡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风管固定机构(12)包括管夹(8)和连接在管夹(8)下的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旋转轴(3)铰接在支撑板(1)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条竖直撑杆(9)和连接在两条竖直撑杆(9)底端的水平连杆(10),水平连杆(10)后端与旋转轴(3)铰接,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是前端宽后端窄的扇形结构板,挡块(2)由限位板(11)两侧边垂直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支撑杆的水平连杆(10)穿过限位板(11)上表面并位于限位板(11)两侧挡块(2)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风管(6)包括多条在竖直方向上并排设置的单管堆叠形成,每条单管分别向前延伸后在不同位置向下延伸形成吹风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风管(6)、软风管(4)、信号同步气阀(5)、支撑板(1)、硬风管固定机构(12)、限位板(11),硬风管(6)的一端由硬风管固定机构(12)所支撑,硬风管固定机构(12)一端可摆动的连接在支撑板(1)上,硬风管(6)的另一端与软风管(4)的一端连接,软风管(4)的另一端与进风管连接,信号同步气阀(5)串联在软风管(4)中,且信号同步气阀(5)定位在支撑板(1)上表面,限位板(11)连接在支撑板(1)上表面并同时位于硬风管固定机构(12)下侧,限位板(11)两侧突出设有能够限制硬风管固定机构(12)摆动范围的挡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吹净潮模砂外模的吹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风管固定机构(12)包括管夹(8)和连接在管夹(8)下的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忻忠,林志斌,韦幸,马江达,蓝永江,陈俞铭,陈俊星,曾华宾,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柳机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