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46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壳体、制动盖板和轮毂,所述制动壳体的后表面连接有制动缸体,且制动缸体的后表面安装有制动盖板,所述制动盖板朝向制动缸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该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设置有进液口与第一活塞,使本装置停车时,第二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压紧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推动挤压块和制动片与摩擦片组摩擦,制动轮毂实现驻车制动,行车时,第二活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脱离第一活塞,同时第一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也脱离摩擦片组,不再制动,行车需要制动时,压力油推动第一活塞,进而压紧制动片与摩擦片组,实现行车制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湿式制动,具体为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井下车辆驱动桥因防爆要求多数已采用湿式制动结构,一般分为常开式液压制动和常闭式弹簧制动、液压松闸两种制动结构,常开式一旦因油管破裂等因素就会造成制动失效,制动不可靠,同时整车还要单独配置中央制动器或断气刹车停车制动装置。

2、常开式湿式液压制动只有行车制动功能,没有驻车制动功能,需另设驻车制动器,常闭式则存在制动冲击大,压力冲击容易造成密封圈偏转的缺陷,并且现有的制动结构在制动时会产生热量,长期使用后以来容易导致零部件形变损坏,从而降低了制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开式湿式液压制动只有行车制动功能没有驻车制动功能、制动时会产生热量导致零部件形变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壳体、制动盖板和轮毂,所述制动壳体的后表面连接有制动缸体,且制动缸体的后表面安装有制动盖板,所述制动盖板朝向制动缸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制动缸体空腔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活塞,且第一活塞朝向制动壳体的表面固定有挤压块,所述制动壳体的空腔内壁固定设置有摩擦片组,且制动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并且制动壳体的开口处安装有轮毂,所述轮毂的转轴表面安装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缸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液口,且制动缸体空腔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

3、优选的,所述制动壳体的前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叶珊,且制动壳体、制动缸体和制动盖板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并且制动盖板的表面设置有开口。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制动壳体前表面的散热叶珊提高本装置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性能,并且制动壳体、制动缸体和制动盖板通过螺栓串联固定便于安装拆卸。

5、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第二活塞构成滑动连接,且支撑柱与第二活塞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塞与制动缸体之间连接有弹簧。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对第二活塞进行限位支撑,提高了防撞性能,并且通过第一活塞与制动缸体之间的弹簧进行自动复位。

7、优选的,所述摩擦片组为环形设计,且摩擦片组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轮毂与制动壳体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制动片伸入摩擦片组的凹槽中。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轮毂的转动,使得轮毂带动表面的制动片相对摩擦片组转动。

9、优选的,所述进液口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制动缸体的管道,且进液口的油管分别与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相连通。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液口将液压油导入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从而带动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运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油腔与第二活塞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油腔与第一活塞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的表面嵌入式安装有2个d型密封圈,所述第一活塞的表面嵌入式安装有d型密封圈。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d型密封圈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进行密封,防止变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

14、1.设置有进液口与第一活塞,使本装置停车时,第二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压紧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推动挤压块和制动片与摩擦片组摩擦,制动轮毂实现驻车制动,行车时,第二活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脱离第一活塞,同时第一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也脱离摩擦片组,不再制动,行车需要制动时,压力油推动第一活塞,进而压紧制动片与摩擦片组,实现行车制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5、2.设置有制动壳体与制动盖板,使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将制动壳体外形的叶栅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从而在工作时提高散热的效率,提高散热的速度,并且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制动壳体、制动盖板和制动缸体,提高了本装置安装固定的效率;

16、3.设置有d型密封圈与制动缸体,使本装置工作时通过d型密封圈安装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表面,从而提高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密封性,并且通过d型密封圈的设计,该结构相比常规x型圈,耐压好,解决了因压力冲击容易造成密封圈偏转的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壳体(1)、制动盖板(3)和轮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壳体(1)的后表面连接有制动缸体(2),且制动缸体(2)的后表面安装有制动盖板(3),所述制动盖板(3)朝向制动缸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活塞(5),所述制动缸体(2)空腔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活塞(7),且第一活塞(7)朝向制动壳体(1)的表面固定有挤压块(8),所述制动壳体(1)的空腔内壁固定设置有摩擦片组(9),且制动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并且制动壳体(1)的开口处安装有轮毂(10),所述轮毂(10)的转轴表面安装有制动片(11),所述制动缸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液口(12),且制动缸体(2)空腔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油腔(13)和第一油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壳体(1)的前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叶珊,且制动壳体(1)、制动缸体(2)和制动盖板(3)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并且制动盖板(3)的表面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与第二活塞(5)构成滑动连接,且支撑柱(4)与第二活塞(5)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塞(7)与制动缸体(2)之间连接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9)为环形设计,且摩擦片组(9)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轮毂(10)与制动壳体(1)构成转动连接,所述制动片(11)伸入摩擦片组(9)的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2)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制动缸体(2)的管道,且进液口(12)的油管分别与第二油腔(13)和第一油腔(14)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腔(13)与第二活塞(5)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油腔(14)与第一活塞(7)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5)的表面嵌入式安装有2个D型密封圈(6),所述第一活塞(7)的表面嵌入式安装有D型密封圈(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壳体(1)、制动盖板(3)和轮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壳体(1)的后表面连接有制动缸体(2),且制动缸体(2)的后表面安装有制动盖板(3),所述制动盖板(3)朝向制动缸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活塞(5),所述制动缸体(2)空腔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活塞(7),且第一活塞(7)朝向制动壳体(1)的表面固定有挤压块(8),所述制动壳体(1)的空腔内壁固定设置有摩擦片组(9),且制动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并且制动壳体(1)的开口处安装有轮毂(10),所述轮毂(10)的转轴表面安装有制动片(11),所述制动缸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液口(12),且制动缸体(2)空腔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油腔(13)和第一油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驻车一体式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壳体(1)的前表面均匀设置有散热叶珊,且制动壳体(1)、制动缸体(2)和制动盖板(3)通过螺栓串联固定,并且制动盖板(3)的表面设置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洪国孙秋梅伊庆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路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