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技术_技高网

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145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转炉冶炼终点:P≤0.012%、s≤0.013%,终点氧≤600ppm,钢包净空300~500mm,出钢1/3后开始加入合金,且在出钢2/3前加完,铜板、镍板冶炼过程加入,出钢过程依次加入,硅铁‑台铝‑增碳剂‑锰铁‑精炼石灰,顶渣脱氧改质,加入精炼石灰0.9t/炉,出钢过程全程钢包吹氩;LF精炼:加入微碳铬铁,辅料电熔精炼渣600kg/炉、石灰900kg‑1300kg/炉;RH精炼:极限真空度≤67Pa,高真空精炼时间≥15min;连铸:中间包钢液目标温度1523℃~1538℃,最高过热度≤35℃。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产品性能好,合格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涉及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1、耐候钢是介于不锈钢和普碳钢之间的特殊钢种。其特性是抗大气腐蚀和涂装性优于普碳钢,价格相对于不锈钢来说比较经济适用。

2、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是介于普通钢和不锈钢之间的低合金钢系列,耐候钢由普碳钢添加少量铜、镍等耐腐蚀元素而成,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等特性;耐候性为普碳钢的2~8倍,涂装性为普碳钢的1.5~10倍。同时,它具有耐锈,使构件抗腐蚀延寿、减薄降耗,省工节能等特点。

3、耐候钢主要用于铁道、车辆、桥梁、塔架等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的钢结构。用于制造集装箱、铁道车辆、石油井架、海港建筑、采油平台及化工石油设备中含硫化氢腐蚀介质的容器等结构件。

4、耐候钢一般采用精料入炉-冶炼(转炉、电炉)-微合金化处理-吹氩-lf精炼-低过热度连铸(喂入稀土丝)-控轧控冷等工艺路线。在冶炼时,废钢随炉料一起加入炉内,按常规工艺冶炼,出钢后加入脱氧剂及合金,钢水经吹氩处理后,随即进行浇铸,吹氩调温后的钢水经连铸机铸成板坯。由于钢中加入稀土元素,耐候钢得到净化,夹杂物含量大为减少。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转炉、精炼及连铸工序过程参数控制偏差、精细化优化不足,导致炼钢工序半成品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

4、铁水预处理控制要求:铁水温度≥1350℃;铁水硅:0.25%~0.65%;铁水磷含量≤0.110%;入炉铁水硫含量≤0.006%;

5、转炉冶炼终点控制要求:p≤0.012%、s≤0.013%;终点氧≤600ppm;钢包净空300~500mm;出钢1/3后开始加入合金,且在出钢2/3前加完,铜板、镍板冶炼过程加入,出钢过程依次加入:硅铁-台铝-增碳剂-锰铁-精炼石灰;顶渣脱氧改质:加入精炼石灰0.9t/炉;出钢过程全程钢包吹氩;

6、lf精炼控制要求:加入微碳铬铁;辅料加入:电熔精炼渣600kg/炉、石灰900kg-1300kg/炉;弱搅拌时间≥6min;出站s≤0.006%;补加合金量(锰铁、硅铁等)≤500kg/炉/每个合金品种;

7、rh精炼控制要求:极限真空度≤67pa;高真空精炼时间≥15min;

8、连铸控制要求:中间包钢液目标温度1523℃~1538℃,最高过热度≤35℃。

9、可选地,rh精炼步骤,采用浸渍管吹氩,浸渍管吹氩小管≥10支,高真空时间≥5min,弱搅拌时间≥6min。

10、可选地,连铸步骤中,前浇次低倍,低倍评级≤b0.5,中间裂纹、三角区裂纹、中心裂纹≤0.5.。

11、可选地,连铸步骤中二冷水波动≤设定值20%。

12、可选地,连铸步骤中结晶器液位波动≤±5mm。

13、可选地,连铸采用单中包生产,不可换包连浇。

14、可选地,中包钢水n含量≤50ppm。

15、可选地,熔炼成分控制要求:c0.08-0.12%,si0.28-0.35%,mn0.95-1.10%,p0.005-0.018%,s≤0.015%,als0.015-0.030%,cu0.25-0.35%,cr0.65-0.75%,ni0.15-0.25%,nb0.030-0.040%,ti0.010-0.020%,ti/cu≥0.55%。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产品性能好,合格率高。

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RH精炼步骤,采用浸渍管吹氩,浸渍管吹氩小管≥10支,高真空时间≥5min,弱搅拌时间≥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前浇次低倍,低倍评级≤B0.5,中间裂纹、三角区裂纹、中心裂纹≤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二冷水波动≤设定值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结晶器液位波动≤±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采用单中包生产,不可换包连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包钢水N含量≤50p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熔炼成分控制要求:C0.08-0.12%,Si0.28-0.35%,Mn0.95-1.10%,P0.005-0.018%,S≤0.015%,Als0.015-0.030%,Cu0.25-0.35%,Cr0.65-0.75%,Ni0.15-0.25%,Nb0.030-0.040%,Ti0.010-0.020%,Ti/Cu≥0.55%。

...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精炼—rh精炼—连铸,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rh精炼步骤,采用浸渍管吹氩,浸渍管吹氩小管≥10支,高真空时间≥5min,弱搅拌时间≥6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前浇次低倍,低倍评级≤b0.5,中间裂纹、三角区裂纹、中心裂纹≤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二冷水波动≤设定值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钢转炉连铸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步骤中结晶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文陈露涛刘震刘晓峰徐书强熊雪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