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36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技术涉及轮毂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铸造机用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一种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包括框架、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接料盘,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在上导轨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并被限制在上导轨下侧,所述框架处设有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伸出至固定部外的一端设有横向延伸的联动杆,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配合孔并套设在联动杆外,所述配合孔竖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联动杆宽度,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本技术具有能避免车架和接料盘脱离以保证使用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毂铸造,具体涉及一种轮毂铸造机用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申请号为20191071994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铸造机的接料机构,包括第一车架,第一车架上设有接料盘,接料盘用于承接轮毂铸造机的脱模轮毂铸件,第一车架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第一滚轮转动以带动第一车架运动,并驱动第二滚轮转动以带动第二车架运动,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一车架的接料架远离直臂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车轴,第一车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为双排链轮;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双排链轮的其中一个链轮通过第一链条相连。

2、上述方案通过链条和链轮的方式带动第一车架移动,从而将轮毂铸件从轮毂铸造机侧移动至泡水箱侧,但轮毂铸件从轮毂铸造机掉落下来时第一车架会受撞击,第一车架和链轮存在上下和左右晃动,存在链轮脱离链条甚至链条断裂的情况发生,使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车架和接料盘脱离以保证使用稳定性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包括框架、沿直线方向在框架上移动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并用支撑铸件的接料盘,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在上导轨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并被限制在上导轨下侧,所述框架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框架固定,所述活动部伸出至固定部外的一端设有横向延伸的联动杆,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配合孔并套设在联动杆外,所述配合孔竖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联动杆宽度,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

3、本技术通过上导轨和下导轨对第一滚轮进行限位,从而实现车架的限位,以避免车架在当轮毂铸件掉落至接料盘上时脱离导轨,以避免车架脱离框架,从而保证使用稳定性。本技术通过导轨和滚轮的搭配在伸缩器作用下移动,相比链条链轮的方式而言,稳定性更好,不会发生链条断裂和链轮脱离链条的情况发生。由于第一滚轮支撑在上导轨上侧,且配合孔的竖向距离大于联动杆的竖向距离,车架会发生上下跳动,从而避免导轨和框架过度撞击受损。本技术机构通过连接件进行车架和伸缩器的连接,且连接件的通过孔上下距离较大,伸缩器不会车架受撞击影响。其中,伸缩器可采用液缸,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等市场上能买到的直线式伸缩器。

4、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部前端伸出至固定部外,所述第一滚轮位于车架前端,所述第二滚轮位于车架后端。当轮毂铸件掉落至接料盘上时,车架前端会发生小幅度上下跳动,从而减少车架对框架及导轨的伤害,以延长本技术机构的使用寿命。当车架上下晃动时,会以第二滚轮为中心晃动,而不是前后两端都会发生上下晃动,能在保证不会脱开的情况下使晃动幅度更大,更利于力的分散。

5、作为优选,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横截面外缘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设有用于与导轨配合的v形槽结构,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时,所述上导轨也位于第二滚轮的v形槽内,且所述上导轨下缘不与所述第一滚轮的v形槽槽底接触。即第一滚轮同时与上导轨及下导轨滑配设置。

6、作为优选,所述上导轨前端与下导轨前端间、所述上导轨后端与下导轨后端间均连接有限位部。通过设置限位部以避免车架脱离导轨。

7、作为优选,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由至少两段导轨单体构成,前后相邻的两段导轨单体可拆卸固定在一起。车架和轮毂铸件较重,导轨由至少两段构成,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

8、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包括用于对接料盘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下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接料盘支撑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支撑板和接料盘间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和导向柱。当轮毂铸件向下掉落砸在接料盘上后,弹性件会吸收一定弹力,以缓解接料盘的晃动。

9、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上下贯穿支撑板,所述导向柱下端穿过支撑板并与限位件固定,所述限位件始终位于支撑板下侧。通过限位件以避免接料盘向上跳动脱离车架。

10、本技术具有能避免车架和接料盘脱离以保证使用稳定性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包括框架、沿直线方向在框架上移动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并用支撑铸件的接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在上导轨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并被限制在上导轨下侧,所述框架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框架固定,所述活动部伸出至固定部外的一端设有横向延伸的联动杆,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配合孔并套设在联动杆外,所述配合孔竖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联动杆宽度,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前端伸出至固定部外,所述第一滚轮位于车架前端,所述第二滚轮位于车架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横截面外缘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设有用于与导轨配合的V形槽结构,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时,所述上导轨也位于第二滚轮的V形槽内,且所述上导轨下缘不与所述第二滚轮的V形槽槽底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前端与下导轨前端间、所述上导轨后端与下导轨后端间均连接有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由至少两段导轨单体构成,前后相邻的两段导轨单体可拆卸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用于对接料盘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下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接料盘支撑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支撑板和接料盘间设有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和导向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上下贯穿支撑板,所述导向柱下端穿过支撑板并与限位件固定,所述限位件始终位于支撑板下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包括框架、沿直线方向在框架上移动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上并用支撑铸件的接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左右两侧均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支撑在上导轨上,所述第二滚轮支撑在下导轨上并被限制在上导轨下侧,所述框架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框架固定,所述活动部伸出至固定部外的一端设有横向延伸的联动杆,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配合孔并套设在联动杆外,所述配合孔竖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联动杆宽度,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前端伸出至固定部外,所述第一滚轮位于车架前端,所述第二滚轮位于车架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铸件接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横截面外缘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元黄武林姚海涛胡庆韩李珍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