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20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预估模型,根据施工图纸并利用预估模型以对盾构施工进行模拟和预测,根据模拟结果修改施工方案;利用盾构掘进,根据施工参数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控制盾构的盾尾间隙和掘进速度,并控制同步注浆的压力和流量;利用预估模型和施工参数分析地层的沉降量,并根据沉降量进行二次注浆和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大坡度、小曲率和软土质的工况中盾构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盾构进行精准控制,以保证盾构施工的精度,且减小对地面现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对周围地层的扰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现有建筑和地下管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地下空间建设的不断发展,采用盾构暗挖施工穿越现有建筑密集区域的工况已不再罕见。

2、但在保证地面现有建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穿越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粉土及粉砂等软弱地层,实现轴线位于坡度大于3.5%,且曲率半径小于300m的隧道区段精准推进,是对盾构施工技术的一个新挑战。

3、由于推进区域现有建筑密集,难以在较大区域里对现有建筑的基础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的方法进行沉降控制,因此盾构施工的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在大坡度、小曲率和软土质的工况中盾构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盾构进行精准控制,以保证盾构施工的精度,且减小对地面现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对周围地层的扰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现有建筑和地下管线。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建立预估模型,根据施工图纸并利用预估模型以对盾构施工进行模拟和预测,根据模拟结果修改施工方案;

5、利用盾构掘进,根据施工参数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控制盾构的盾尾间隙和掘进速度,并控制同步注浆的压力和流量;

6、利用预估模型和施工参数分析地层的沉降量,并根据沉降量进行二次注浆和加固。

<p>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通过利用预估模型预先对盾构施工进行模拟和预测,并依据此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掘进的过程中控制开挖面压力、盾尾间隙和掘进速度,并控制同步注浆的压力和流量,使得盾构能够平稳地通过小半径曲线段,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预估模型分析地层的沉降量,并根据沉降量进行二次注浆和加固,以保证地面的稳定,解决了在大坡度、小曲率和软土质的工况中盾构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对盾构进行精准控制,以保证盾构施工的精度,且减小对地面现有建筑的影响,降低对周围地层的扰动,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现有建筑和地下管线。

8、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建立预估模型时,还包括:

9、根据地层沉降公式计算各个位置的地表沉降和最大沉降量,具体公式如下:

10、

11、

12、其中,sx为距离隧道轴线水平距离x米处的地表沉降量,i为沉降槽宽度系数,x为待测位置与隧道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vs为土体体积损失量,smax为最大沉降量,π为圆周率取3.14。

13、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确定i的取值时,还包括:

14、若土体为黏性土,则计算公式如下:

15、i=0.43h+1.1

16、若土体为砂性土,则计算公式如下:

17、i=0.28h-0.1

18、其中,i为沉降槽宽度系数,h为地表至隧道轴线的竖向距离。

19、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盾构进入小半径曲线施工段前,还包括:

20、将盾构机向靠近曲线的圆心的一侧偏移15~30mm。

21、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时,还包括:

22、

23、

24、其中,pmin为最小开挖面压力,pmax为最大开挖面压力,γ为土体容重,h为土体表面至盾构中心的竖直距离,q为上部现有建筑引起的超载,为土的内摩擦角,c为覆土厚度,c为土的粘聚力,γf为泥水重度,d为盾口直径;

25、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p取(pmin,pmax)。

26、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盾构的盾尾间隙时,还包括:

27、盾尾间隙控制在25±2mm的范围内。

28、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盾构的掘进速度时,还包括:

29、控制盾构以30~50mm/min的速度匀速通过小半径曲线施工段。

30、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注浆的浆液的配比为水泥:细砂:膨润土:粉煤灰:水=160:779:56:341:413,且浆液的搅拌时间为3min。

31、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同步注浆的压力小于等于0.3mpa,注浆的流量为10~20l/min,每环管片的注浆体积小于等于4m3。

32、本专利技术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二次注浆时,还包括:

33、在管片脱出盾尾5环时开始向该管片与土体间注入双浆液,并在该管片脱出盾尾7环时停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预估模型时,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i的取值时,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盾构进入小半径曲线施工段前,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时,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盾构的盾尾间隙时,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盾构的掘进速度时,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的浆液的配比为水泥:细砂:膨润土:粉煤灰:水=160:779:56:341:413,且浆液的搅拌时间为3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步注浆的压力小于等于0.3Mpa,注浆的流量为10~20L/min,每环管片的注浆体积小于等于4m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注浆时,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预估模型时,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i的取值时,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盾构进入小半径曲线施工段前,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泥水盾构的开挖面压力时,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曲线半径、大坡度盾构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铁轮周强焦雪洋刘贵三刘雪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