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开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59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4
本技术涉及气路切换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开切换阀,包括切换阀缸体,所述切换阀缸体侧壁上开设进气孔、出气孔,相互配合的静态阀、动态阀,所述静态阀设置在切换阀缸体空腔的一侧,所述动态阀活动设置在切换阀缸体空腔的另一侧;本技术的常开切换阀在切换阀缸体内设置相互配合的静态阀、动态阀,静态阀固定设置,动态阀活动设置;动态阀的阀芯推杆侧面设置弹性阀芯堵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动态阀在外力作用下,阀芯推杆推动阀芯堵头运动从而密封静态阀内的气孔,切断常开切换阀内的气体输出路径,因此能够解决传统的常开切换阀密封性差、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路切换阀,尤其涉及一种常开切换阀


技术介绍

1、氮气弹簧是将高压氮气密封在确定的容器里,外力通过活塞杆将氮气压缩,当外力去除时,靠高压氮气膨胀来获得一定弹压力,它主要由缸筒、导向座、密封圈、o型圈和活塞杆等组成。氮气弹簧由于具有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制造精密等优点,能够完成金属弹簧、橡胶和气垫等常规弹性组件难于完成的工作,是一种具有柔性性能的新一代的最理想的弹性部件,因此在模具行业中广泛地应用。当开模时,滑块带动上模上行,由于上模压料板有氮气弹簧,在开模瞬间不会立刻离开下模,而是一直压在产品上直至开模行程达到上模压料板的压料行程才会脱离压料状态。而此时下模压料板的氮气弹簧因为瞬间失去压力而向上顶起,因为压力过大造成产品出现反向折弯的缺陷。因此,下模压料板的氮气弹簧通常设计成具有延时复位的结构。

2、气路切换阀,尤其是常开切换阀常用于氮气弹簧对气体流动的逻辑切换控制,通过对气体流动停止和开启的控制,满足氮气弹簧延缓压力输出的要求。由于要满足氮气弹簧延时复位功能,常开切换阀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关闭,从而将氮气弹簧的活塞锁定,使氮气弹簧没有压力输出;待常开切换阀再次打开,氮气弹簧才有压力输出,从而实现氮气弹簧延时复位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的常开切换阀在切换过程中往往存在密封性能不足导致气体泄露等问题,而且传统的常开切换阀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开切换阀,通过在阀体内设置相互配合的静态阀、动态阀,能够解决传统的常开切换阀密封性差、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常开切换阀,包括切换阀缸体,所述切换阀缸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切换阀缸体侧壁上开设进气孔、出气孔,相互配合的静态阀、动态阀,所述静态阀设置在切换阀缸体空腔的一侧,所述动态阀活动设置在切换阀缸体空腔的另一侧;

3、所述静态阀包括静芯部、安装部,所述静芯部中间沿切换阀径向开设径向气孔,所述安装部与切换阀缸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安装部沿切换阀横向开设横向气孔,所述横向气孔中部与径向气孔连通,所述横向气孔端部与出气孔连通;

4、所述动态阀包括芯体、阀芯推杆、阀芯堵头,所述芯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芯体一侧与静芯部配合,芯体另一侧与切换阀缸体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阀芯堵头为弹性材料,设置在芯体的空腔内,所述阀芯堵头一端可伸出芯体的空腔并密封径向气孔,所述阀芯推杆的一端设置在芯体的空腔内并与阀芯堵头连接,阀芯推杆的另一端伸出芯体的空腔。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芯堵头包括活动部、密封部,所述活动部设置在芯体的空腔内,所述密封部的尺寸小于活动部的尺寸,所述密封部上设有可堵住径向气孔的凹窝。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窝为锥形,凹窝外径大于径向气孔的孔径。

7、其中,凹窝既可以保证有效密封,还可以防止常开切换阀复位时,凹窝被吸入静态阀的径向气孔内,从而被卡主,导致常开切换阀不能正常复位,氮气弹簧不能正常工作。因为阀芯堵头是弹性材料,容易变形,切换阀关闭状态可能会受高压气体的影响,阀芯堵头凸出的头部钻入静态阀的径向气孔内。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阀芯推杆为阶梯状,包括杆部、尾部,所述杆部的外径小于尾部的外径,所述杆部的端头为球形。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态阀还包括依次套设在杆部上的阀芯支撑环、动密封圈,所述动密封圈靠近杆部的端头。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静芯部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芯体与凹槽间隙配合。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侧壁开设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轴线与横向气孔的轴线垂直。

1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静密封圈,所述静密封圈套设在静芯部的外侧。

1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切换阀缸体的空腔内,复位弹簧套设在芯体的外部。

14、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防松堵塞,所述防松堵塞为中空结构,与切换阀缸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阀芯推杆的端头位于防松堵塞的空腔内。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的常开切换阀在切换阀缸体内设置相互配合的静态阀、动态阀,静态阀固定设置,动态阀活动设置;动态阀的阀芯推杆侧面设置弹性阀芯堵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动态阀在外力作用下,阀芯推杆推动芯体和阀芯堵头运动从而密封静态阀内的气孔,切断常开切换阀内的气体输出路径;外力撤销后,阀芯推杆回位,芯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被推回,阀芯堵头与静态阀内的气孔松开,常开切换阀恢复至打开状态。

17、因此,本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的常开切换阀密封性差、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开切换阀,包括切换阀缸体(1),所述切换阀缸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切换阀缸体(1)侧壁上开设进气孔(11)、出气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静态阀(2)、动态阀(3),所述静态阀(2)设置在切换阀缸体(1)空腔的一侧,所述动态阀(3)活动设置在切换阀缸体(1)空腔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堵头(33)包括活动部(331)、密封部(332),所述活动部(331)设置在芯体(31)的空腔内,所述密封部(332)的尺寸小于活动部(331)的尺寸,所述密封部(332)上设有可堵住径向气孔(24)的凹窝(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窝(333)为锥形,凹窝(333)外径大于径向气孔(24)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推杆(32)为阶梯状,包括杆部(321)、尾部(322),所述杆部(321)的外径小于尾部(322)的外径,所述杆部(321)的端头为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阀(3)还包括依次套设在杆部(321)上的阀芯支撑环(34)、动密封圈(35),所述动密封圈(35)靠近杆部(321)的端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芯部(21)的侧面设有凹槽(23),所述芯体(31)与凹槽(23)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3)侧壁开设通气孔(26),所述通气孔(26)的轴线与横向气孔(25)的轴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密封圈(27),所述静密封圈(27)套设在静芯部(2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设置在切换阀缸体(1)的空腔内,复位弹簧(4)套设在芯体(31)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松堵塞(5),所述防松堵塞(5)为中空结构,与切换阀缸体(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阀芯推杆(32)的端头位于防松堵塞(5)的空腔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开切换阀,包括切换阀缸体(1),所述切换阀缸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切换阀缸体(1)侧壁上开设进气孔(11)、出气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配合的静态阀(2)、动态阀(3),所述静态阀(2)设置在切换阀缸体(1)空腔的一侧,所述动态阀(3)活动设置在切换阀缸体(1)空腔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堵头(33)包括活动部(331)、密封部(332),所述活动部(331)设置在芯体(31)的空腔内,所述密封部(332)的尺寸小于活动部(331)的尺寸,所述密封部(332)上设有可堵住径向气孔(24)的凹窝(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窝(333)为锥形,凹窝(333)外径大于径向气孔(24)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常开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推杆(32)为阶梯状,包括杆部(321)、尾部(322),所述杆部(321)的外径小于尾部(322)的外径,所述杆部(321)的端头为球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电飞马东阳石巍肖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