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电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3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电能设备。液冷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由铝塑膜制成。第一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接附部、至少三个第二接附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接附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接附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接附部沿第二方向与第一接附部间隔开,第二接附部与第一接附部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接附部和第二接附部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接附部和第二接附部。第二板由铝塑膜制成,第二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板接附至第二接附部,第二板、第一接附部和连接至第一接附部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第一流道沿第三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电能设备


技术介绍

1、与动力电池进行热量交换的液冷板通常为金属材料,且常见的液冷板为铝挤出式的口琴结构。因金属材料和挤出式口琴结构,故液冷板整体的厚度难做到很薄,并且重量较大,液冷板需求越多,电池包整体重量越重。由于液冷板是金属材料,故存在绝缘问题,一旦动力电池出现绝缘缺陷,如绝缘膜划伤或黏附有金属异物等,电池包整体的绝缘、耐压性能将降低或失效。液冷板内部有冷却液循环,金属材料会与冷却液发生反应,故液冷板存在腐蚀问题。

2、因此,需要一种液冷板、电池包及电能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技术的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板,包括:

3、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由铝塑膜制成,所述第一板包括:

4、至少两个第一接附部,所述第一接附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5、至少三个第二接附部,所述第二接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接附部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接附部间隔开,所述第二接附部与所述第一接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以及

6、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接附部和所述第二接附部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接附部和所述第二接附部;以及

7、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由铝塑膜制成,所述第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接附至所述第二接附部,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一接附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一接附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沿第三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8、根据本技术的液冷板,由于铝塑膜厚度薄、重量小,且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接附形成流道,其不受挤出工艺影响,不必满足较大的厚度限制,故可以减小液冷板整体的厚度和重量。同时由于铝塑膜具有绝缘的特点,可以避免绝缘失效的风险。液冷板也不会和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发生反应,故不存在腐蚀泄漏风险。

9、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包括:

10、至少两个第三接附部,所述第三接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1、至少三个第四接附部,所述第四接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接附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接附部间隔开,所述第四接附部与所述第三接附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排列,所述第四接附部接附至所述第二接附部;以及

12、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接附部和所述第四接附部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三接附部和所述第四接附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15、优选地,所述液冷板还包括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由铝塑膜制成,所述第三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接附至所述第一接附部,所述第三板、所述第二接附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接附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附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17、优选地,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为平板。

18、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为所述进液流道或所述出液流道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流道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进液流道或所述出液流道中的另一个。

19、优选地,所述液冷板的厚度为0.8-1.2mm。

2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板。

21、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由于包括了上述液冷板,所以可以减小整体厚度和重量,在相同结构下比常见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高。同时由于铝塑膜具有绝缘的特点,可以避免绝缘失效的风险。液冷板也不会和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发生反应,故不存在腐蚀泄漏风险。

22、优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多个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液冷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方形电芯之间,且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方形电芯的面积最大的表面导热连接。

23、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能设备,所述电能设备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24、根据本技术的电能设备,由于电池包包括了上述液冷板,所以可以减小整体厚度和重量,在相同结构下比常见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高。同时由于铝塑膜具有绝缘的特点,可以避免绝缘失效的风险。液冷板也不会和内部流动的冷却液发生反应,故不存在腐蚀泄漏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还包括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由铝塑膜制成,所述第三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接附至所述第一接附部,所述第三板、所述第二接附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接附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附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为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为所述进液流道或所述出液流道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流道相邻的所述第二流道为所述进液流道或所述出液流道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的厚度为0.8-1.2mm。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多个方形电芯,多个所述方形电芯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液冷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方形电芯之间,且所述第一板和/或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方形电芯的面积最大的表面导热连接。

12.一种电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池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还包括第三板,所述第三板由铝塑膜制成,所述第三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接附至所述第一接附部,所述第三板、所述第二接附部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接附部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附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立臣郑卫鑫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