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334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涉及真空连铸炉领域,包括设置在炉体上方的进料壳,还包括外螺纹环板,外螺纹环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轴杆,若干组固定轴杆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缓冲转板,外螺纹环板的内底部设置有两组活动板,炉体的上端安装有炉盖,炉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的上侧设置有齿环,齿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物料直接落入到炉体的内部而产生碰撞,具有很好的缓冲供料功能,提高了真空连铸炉的使用寿命,且可以防止空气夹杂在物料之间而进入到炉体的内部,提高了物料的连铸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连铸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1、连铸技术应用生产各类金属产品过程中,分为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连续铸法,而传统的连铸技术是一项把钢水直接浇注成形的先进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0010433u,公开了一种连铸炉用真空供料装置,能够进行真空注料,防止空气进入加热腔内部,有助于提高铸造质量;通过密封导料板对出料管进行密封,通过注料箱、注料轴和注料挡板进行密封注料,能够减少注料造成的热量流失,然而现有的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是将物料直接倒入到炉体的内部,使得物料会与炉体内部发生剧烈碰撞,从而降低了真空连铸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现有的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是将物料直接倒入到炉体的内部,使得物料会与炉体内部发生剧烈碰撞,从而降低了真空连铸炉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上方的进料壳,还包括外螺纹环板,所述外螺纹环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轴杆,若干组所述固定轴杆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缓冲转板,所述外螺纹环板的内底部设置有两组活动板。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炉体的上端安装有炉盖,所述炉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所述固定环板的上侧设置有齿环,所述齿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环。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环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旋转环位于环形槽的内部,所述齿环通过旋转环和环形槽的配合转动安装在固定环板的上侧。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环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且齿环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环板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分别与外螺纹环板之间连接有弹簧轴,所述进料壳的后侧固接有限位杆,所述炉盖的上表面靠近后侧固接有限位管,且限位杆与限位管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环板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顶部固定套接有齿轮,且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齿环啮合安装。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壳的上侧安装有盖盘,所述盖盘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盖盘的上表面靠近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第一转杆均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进料壳的内部,四组所述第二转杆均与进料壳的内侧壁相接触,且四组第二转杆关于第二转轴对称设置。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壳的内底部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盖盘的上表面远离进料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气管和排气管,且抽气管的下端位于盖盘的下侧。

1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固定轴杆外侧的缓冲转板使得物料缓慢累积在外螺纹环板的内侧,然后启动固定横板下表面的第一电机,以带动第一转轴和齿轮一同旋转,从而通过齿轮和齿环的啮合配合旋转环和环形槽使得齿环在固定环板的上侧旋转,进而通过内螺纹配合限位杆和限位管带动外螺纹环板向上移动,此时物料穿过两组活动板之间而落入到炉体的内部,能够避免物料直接落入到炉体的内部而产生碰撞,具有很好的缓冲供料功能,提高了真空连铸炉的使用寿命。

11、通过启动盖盘上表面的第二电机,以带动第二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若干组第一转杆和四组第二转杆一同旋转,以对进料壳内的物料进行不断分散,同时启动盖盘上表面的抽气泵,经由抽气管和排气管以将进料壳内的空气以及物料之间的空气一同排出到外界,可以防止空气夹杂在物料之间而进入到炉体的内部,提高了物料的连铸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1)上方的进料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螺纹环板(4),所述外螺纹环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轴杆(12),若干组所述固定轴杆(12)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缓冲转板(13),所述外螺纹环板(4)的内底部设置有两组活动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上端安装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3),所述固定环板(3)的上侧设置有齿环(10),所述齿环(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环(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旋转环(11)位于环形槽的内部,所述齿环(10)通过旋转环(11)和环形槽的配合转动安装在固定环板(3)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10)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且齿环(10)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环板(4)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14)分别与外螺纹环板(4)之间连接有弹簧轴,所述进料壳(5)的后侧固接有限位杆,所述炉盖(2)的上表面靠近后侧固接有限位管,且限位杆与限位管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板(3)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横板(6),所述固定横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外侧顶部固定套接有齿轮(9),且齿轮(9)通过第一转轴(8)与齿环(10)啮合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5)的上侧安装有盖盘(15),所述盖盘(1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转杆(19),所述第一转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20),所述盖盘(15)的上表面靠近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第一转杆(19)均通过第二转轴(18)转动安装在进料壳(5)的内部,四组所述第二转杆(20)均与进料壳(5)的内侧壁相接触,且四组第二转杆(20)关于第二转轴(18)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5)的内底部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盖盘(15)的上表面远离进料管(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气泵(21),所述抽气泵(21)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气管(22)和排气管(23),且抽气管(22)的下端位于盖盘(15)的下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炉体(1)上方的进料壳(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螺纹环板(4),所述外螺纹环板(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轴杆(12),若干组所述固定轴杆(12)的外侧均活动套接有缓冲转板(13),所述外螺纹环板(4)的内底部设置有两组活动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上端安装有炉盖(2),所述炉盖(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板(3),所述固定环板(3)的上侧设置有齿环(10),所述齿环(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环(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且旋转环(11)位于环形槽的内部,所述齿环(10)通过旋转环(11)和环形槽的配合转动安装在固定环板(3)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10)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且齿环(10)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环板(4)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活动板(14)分别与外螺纹环板(4)之间连接有弹簧轴,所述进料壳(5)的后侧固接有限位杆,所述炉盖(2)的上表面靠近后侧固接有限位管,且限位杆与限位管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连铸炉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板(3)的外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思蜀吴建中何子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诚一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