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909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技术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滑座,滑座上端设有转筒,转筒两端设有装夹工具,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端设有安装台。刀具固定在转盘上端,转盘能在安装台上端进行转动,倒角的过程中,当刀具与管道不慎碰撞出现撞刀变形时,可通过自锁旋转机构控制转盘旋转,来对另一个刀具进行切换,继续进行倒角,节省装夹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1、铸铁管即可用铸铁浇铸成型的管子,主要用于给水、排水和煤气输送管线,它包括铸铁直管和管件。按材质不同可分为灰口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在浇铸完成进行加工时,需要用到倒角装置对管件的端面进行倒角。

2、如申请号为cn202222727630.1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焊管内外倒角装置,该焊管内外倒角装置包括有加工机床主体,加工机床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的左侧设置有内外倒角机构,加工机床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刀头降温机构,内外倒角机构包括刀盘主体和固定螺栓。其在连接轴上松动螺纹锁定块,随之可旋转切削刀头,对切削刀头的角度进行调节,将螺纹锁定块拆卸下,随之可对切削刀头进行拆卸更换的优点。在倒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可能会出现撞刀的问题,为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拆装,刀头与装夹座体多为可拆卸的设计,为使刀头在加工时不会颤动,刀头与座体常采用螺栓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因此需要人工将刀头从刀具上拆下重装进行更换,装卸过程比较花费时间,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倒角装置在将刀头从刀具上拆下重装进行更换时,装卸过程花费时间长,影响作业效率的缺点。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

3、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滑座,滑座下端与设在底座上端的滑移机构活动连接,滑座上端设有转筒,转筒将滑座垂直贯穿并且与滑座转动连接,转筒两端设有装夹工具;

4、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之间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顶端设有安装台,安装台上端设有转盘,转盘下端与安装台转动连接,转盘上端至少设有两个刀具,安装台内设有用于控制转盘转动的自锁旋转机构。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筒两端从滑座的两侧穿出,滑座外侧设有用于控制转筒转动的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和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套设在转筒外侧并与转筒固定连接,电机齿轮置于环形齿轮一侧并与环形齿轮啮合,电机齿轮通过转轴与安装在滑座内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夹工具包括环绕在转筒周围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安装端与转筒外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输出端穿入转筒内并与设在转筒内的夹块固定连接。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自锁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台内的蜗轮、蜗杆和第三电机,蜗轮通过传动轴与转盘下端固定连接,蜗杆置于蜗轮的一侧并与蜗轮啮合,第三电机安装端与安装台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三电机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螺杆,螺杆置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螺杆两端与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螺杆将滑座垂直贯穿并且与滑座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座远离螺杆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铺装有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分别设置在螺杆的两侧并且与底座固定连接,滑轨上端与滑座下端滑动连接。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在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之间的液压推杆,液压推杆安装端与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液压推杆输出端与安装台下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导向杆下端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导向杆上端将安装台贯穿,导向杆与安装台滑动连接。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刀具固定在转盘上端,转盘能在安装台上端进行转动,倒角的过程中,当刀具与管道不慎碰撞出现撞刀变形时,可通过自锁旋转机构控制转盘旋转,来对另一个刀具进行切换,继续进行倒角,节省装夹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和第三固定座(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6)两端从滑座(5)的两侧穿出,所述滑座(5)外侧设有用于控制转筒(6)转动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8)和环形齿轮(7),所述环形齿轮(7)套设在转筒(6)外侧并与转筒(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齿轮(8)置于环形齿轮(7)一侧并与环形齿轮(7)啮合,所述电机齿轮(8)通过转轴与安装在滑座(5)内的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具包括环绕在转筒(6)周围的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安装端与转筒(6)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7)输出端穿入转筒(6)内并与设在转筒(6)内的夹块(1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台(12)内的蜗轮(19)、蜗杆(20)和第三电机(21),所述蜗轮(19)通过传动轴与转盘(1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0)置于蜗轮(19)的一侧并与蜗轮(19)啮合,所述第三电机(21)安装端与安装台(12)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1)输出端与蜗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0)和螺杆(11),所述螺杆(11)置于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之间,所述螺杆(11)两端与第一固定座(2)和第二固定座(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1)将滑座(5)垂直贯穿并且与滑座(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2)远离螺杆(11)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安装端与第一固定座(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输出端与螺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铺装有两个滑轨(18),两个所述滑轨(18)分别设置在螺杆(11)的两侧并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18)上端与滑座(5)下端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在第二固定座(3)和第三固定座(4)之间的液压推杆(22),所述液压推杆(22)安装端与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22)输出端与安装台(12)下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和第三固定座(4)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下端与第二固定座(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5)上端将所述安装台(12)贯穿,所述导向杆(15)与安装台(12)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和第三固定座(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6)两端从滑座(5)的两侧穿出,所述滑座(5)外侧设有用于控制转筒(6)转动的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8)和环形齿轮(7),所述环形齿轮(7)套设在转筒(6)外侧并与转筒(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齿轮(8)置于环形齿轮(7)一侧并与环形齿轮(7)啮合,所述电机齿轮(8)通过转轴与安装在滑座(5)内的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工具包括环绕在转筒(6)周围的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安装端与转筒(6)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7)输出端穿入转筒(6)内并与设在转筒(6)内的夹块(1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墨铸铁管端面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台(12)内的蜗轮(19)、蜗杆(20)和第三电机(21),所述蜗轮(19)通过传动轴与转盘(1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20)置于蜗轮(19)的一侧并与蜗轮(19)啮合,所述第三电机(21)安装端与安装台(12)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1)输出端与蜗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利骄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天一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