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组装双车门和用于其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905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组装双车门和用于其的加工设备,预组装双车门包括车门外板、第一车门骨架、第一车门内板、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车门外板包括第一外板部和第二外板部,第一车门骨架和第一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外板部,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外板部。根据本技术的预组装双车门,通过将第一车门骨架、第一车门内板、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均安装在一个车门外板上,可以使车门的制造和安装更加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在对车门加工时,使得左前门和右前门这种左右对称的车门的在结构上更加一致和整齐,较好地提高车门的整体外观品质和美观度及总成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钣金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预组装双车门和用于其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加,基于与传统车身结构的差异性,新能源车企外造型表现力更加激进,因此对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车辆美观度的要求以及实现难度加大。同时,为了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工装设计及制造方法在日益严苛要求的大环境下,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组装双车门,所述预组装双车门可以使车门外观更加一致和整齐,较好地提高车门的整体外观品质和美观度及总成精度。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组装双车门,所述预组装双车门包括车门外板、第一车门骨架、第一车门内板、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外板包括第一外板部和第二外板部,所述第一车门骨架和所述第一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外板部,所述第二车门骨架和所述第二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板部。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组装双车门,通过将第一车门骨架、第一车门内板、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均安装在一个车门外板上,可以使车门的制造和安装更加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对预组装双车门进行进一步加工以产出两个车门时,不仅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有利于在对车门加工时,使得左前门和右前门这种左右对称的车门的在结构上更加一致和整齐,较好地提高车门的整体外观品质和美观度及总成精度。

4、另外,根据本技术的预组装双车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板部包括第一门体区域和第一包边区域,所述第一包边区域环绕在所述第一门体区域的外周,所述第一车门骨架和所述第一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门体区域,所述第一包边区域适于由所述第一车门内板的外周缘翻折至所述第一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车门骨架的侧面;所述第二外板部包括第二门体区域和第二包边区域,所述第二包边区域环绕在所述第二门体区域的外周,所述第二车门骨架和所述第二车门内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门体区域,所述第二包边区域适于由所述第二车门内板的外周缘翻折至所述第二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车门骨架的侧面。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车门骨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凸包,所述第一包边区域适于覆盖在所述第一凸包上;所述第二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车门骨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凸包,所述第二包边区域适于覆盖在所述第二凸包上。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沿所述车门外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外板还包括中间板部,所述中间板部位于所述第一外板部和所述第二外板部之间,所述中间板部适于裁切,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和所述第二外板部分离。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板部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具有第一冲裁区域,所述第一冲裁区域包括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的第三包边区域和远离所述第一外板部的第一废料区,所述第一废料区适于冲裁,所述第三包边区域适于由所述第一车门内板的外周缘翻折至所述第一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车门骨架的侧面;所述中间板部临近所述第二外板部具有第二冲裁区域,所述第二冲裁区域包括临近所述第二外板部的第四包边区域和远离所述第二外板部的第二废料区,所述第二废料区适于冲裁,所述第四包边区域适于由所述第二车门内板的外周缘翻折至所述第二车门内板的远离所述第二车门骨架的侧面。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上下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上下活动;第一车门模具,所述第一车门模具包括第一上模、第一下模和第一包边组件,所述第一上模位于所述第一车门内板远离所述第一车门骨架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模位于所述第一外板部远离所述第一车门骨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包边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一下模之间,所述第一包边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一外板部进行包边作业;第二车门模具,所述第二车门模具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和第二包边组件,所述第二上模位于所述第二车门内板远离所述第二车门骨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下模位于所述第二外板部远离所述第二车门骨架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边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上模和所述第二下模之间,所述第二包边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二外板部进行包边作业;其中,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二上模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12、根据本技术的用于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通过控制第一上模和第二上模同步上下活动,使得第一包边组件和第二包边组件同步包边作业,可以较好地减少车门包边作业的误差,保证车门尺寸和形状的精准度和一致性,从而提升车门的质量和美观度。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还包括冲裁组件,所述冲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门模具和/或所述第二车门模具上,所述冲裁组件适于冲裁所述车门外板的中间板部,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和所述第二外板部分离。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模和所述第二上模固定连接以构造为上模板,所述第一下模和所述第二下模固定连接以构造为下模板,所述冲裁组件包括第一冲裁组件,所述第一冲裁组件包括第一浮动切边刀、第一弹性件和第一下模切翻刀块,所述第一浮动切边刀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上模板的下侧,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浮动切边刀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第一下模切翻刀块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下模板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一浮动切边刀上下相对,所述第一浮动切边刀适于朝向所述第一下模切翻刀块活动,以冲裁所述中间板部。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裁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下模切翻刀块和所述第一下模之间。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板部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具有第一冲裁区域,所述第一冲裁区域包括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的第三包边区域和远离所述第一外板部的第一废料区,所述第一下模切翻刀块的上侧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三包边区域相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废料区相对,所述第一浮动切边刀与所述第二区域上下相对,以对所述第一废料区冲裁,所述第一冲裁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下模切翻刀块活动,以将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三包边区域向上翻折。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裁组件包括第二冲裁组件,所述第二冲裁组件包括第二浮动切边刀和第二下模切翻刀块,所述第二浮动切边刀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上模板的下侧,所述第二下模切翻刀块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下模板的上侧,且与所述第二浮动切边刀上下相对,所述第二浮动切边刀适于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外板(10)、第一车门骨架(2)、第一车门内板(3)、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31)和所述第二凸包沿所述车门外板(10)的中轴线(X)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10)还包括中间板部(9),所述中间板部(9)位于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之间,所述中间板部(9)适于裁切,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裁组件,所述冲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门模具(4)和/或所述第二车门模具上,所述冲裁组件适于冲裁所述车门外板(10)的中间板部(9),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41)和所述第二上模固定连接以构造为上模板,所述第一下模(42)和所述第二下模固定连接以构造为下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裁组件(6)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部(9)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1)具有第一冲裁区域,所述第一冲裁区域包括临近所述第一外板部(1)的第三包边区域(13)和远离所述第一外板部(1)的第一废料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裁组件包括第二冲裁组件,所述第二冲裁组件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部(9)临近所述第二外板部(5)具有第二冲裁区域,所述第二冲裁区域包括临近所述第二外板部(5)的第四包边区域(53)和远离所述第二外板部(5)的第二废料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裁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下模切翻刀块活动,以将与所述第三区域相对的第四包边区域(53)向上翻折。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外板(10)、第一车门骨架(2)、第一车门内板(3)、第二车门骨架和第二车门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31)和所述第二凸包沿所述车门外板(10)的中轴线(x)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板(10)还包括中间板部(9),所述中间板部(9)位于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之间,所述中间板部(9)适于裁切,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用于加工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裁组件,所述冲裁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车门模具(4)和/或所述第二车门模具上,所述冲裁组件适于冲裁所述车门外板(10)的中间板部(9),以使所述第一外板部(1)和所述第二外板部(5)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组装双车门的加工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昀李梦瑶田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