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核率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466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核率的养殖方法,选用100-500亩池塘,堤高4.0-5.0m,水深2.5-3.5m,池底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插核手术前7-10天,利用池塘培养扁藻、小球藻或云微藻等单胞藻;选用活力较强,贝龄1.5-2.0龄,壳长6-7cm的个体进行插核手术;插核手术结束后,将手术贝吊养在池塘,养殖密度1500-2000只/亩,经过一个月休养后,插核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分别能达到80%和5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能显著提高插核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提高珍珠的质量与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贝类养殖领域,是提供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 核率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海区,是培 养海水珍珠的重要贝类之一。自1965年我国成功开展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 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水珍珠养殖已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 地区的支柱产业。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海水珍珠养殖面积近20万亩,年产珍珠30吨左 右,未加工的初级产品产值达10亿元左右。然而,近几年来,虽然海水珍珠产量增加,质量 明显下降,出现“高产低值”现象,因此系统开展海水珍珠育珠技术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术后休养是珍珠培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插核手术后,插核贝受到了严重的 损伤,体质虚弱,一般需要10-30天进行休养。休养的目的,一方面是让手术贝恢复健康,生 理活动从被抑制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防止手术贝死亡;另一方面是使珠核在细胞小 片形成珍珠囊之前不发生位置移动,防止脱核、素珠和畸形珠的产生(谢忠明,2004)。休养 场地一般选择风平,浪静,水质良好及敌害生物少的海区。如果恶劣海区环境条件影响手术 贝伤口的恢复,降低手术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核率的养殖 方法,解决在海水珍珠育珠中,经过插核手术后,插核贝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体质虚弱,需要 进行休养,让手术贝恢复健康,生理活动从被抑制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防止手术贝死 亡;使珠核在细胞小片形成珍珠囊之前不发生位置移动,防止脱核、素珠和畸形珠的产生的 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选用100-500亩池塘,提高 4. 0-5. 0m,水深2. 5-3. 5m,池底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2)插核手术前7_10天,在池塘中培 养扁藻、小球藻或云微藻单胞藻;3)选用活力较强,贝龄1. 5-2. 0龄,壳长6-7cm的个体进 行插核手术;4)插核手术后,将手术贝吊养在池塘,养殖密度1500-2000只/亩。按照常规 技术进行养殖管理,一个月的休养期结束后,清理插核贝,统计成活率与留核率。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池塘养殖插核贝,能够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加快插核 贝的创伤愈合及珍珠囊的形成;显著提高插核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提高珍珠产量与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地点湛江徐闻大井岸华集团有限公司;时间2007年4-6月。利用1个492亩的池塘,提高4. 0m,水深3. Om,池底泥沙底质。插核手术前10天,将室外水泥池的云微藻饵料 转移到池塘,经过5-7天后,云微藻成为池塘水体优势藻类。利用徐闻承梧马氏珠母贝养殖 群体进行插核手术,贝龄1. 5-2. O龄,壳长6. 0-7. Ocm,插核贝数量100万。插核手术结束 后,池塘吊养插核贝50万,自然海区吊养50万。1个月休养期结束后,育珠贝的成活率和留 核率分别为88. 4士 7. 6%和65. 2 士 5. 9 %,分别比自然海区对照养殖群体提高了 21. 9%和 14. 1%。实施例2地点湛江徐闻大井岸华集团有限公司;时间2008年9-10月。利用1个492亩 的池塘,提高4. Om,水深3. Om,池底泥沙底质。插核手术前7天,将室外水泥池的小球藻和 扁藻转移到池塘,经过7天培养后,小球藻和扁藻成为池塘水体优势藻类。利用徐闻承梧及 雷州后洪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进行插核手术,贝龄2. O龄,壳长6. 0-7. 5cm,插核贝数量200 万。插核手术结束后,池塘吊养插核贝80万,自然海区吊养120万。1个月休养期结束后, 育珠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分别为85. 7士9. 2%和62. 1 士7. 8 %,分别比自然海区对照养殖 群体提高了 25. 4%和11.7%。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100 500亩池塘,堤高4.0 5.0m,水深2.5 3.5m,池底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2)插核手术前7 10天,利用池塘培养扁藻、小球藻或云微藻等藻类;3)选用活力较强,贝龄1.5 2.0龄,壳长6 7cm的个体进行插核手术;4)插核手术后,将手术贝吊养在池塘,养殖密度1500 2000只/亩。全文摘要,选用100-500亩池塘,堤高4.0-5.0m,水深2.5-3.5m,池底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插核手术前7-10天,利用池塘培养扁藻、小球藻或云微藻等单胞藻;选用活力较强,贝龄1.5-2.0龄,壳长6-7cm的个体进行插核手术;插核手术结束后,将手术贝吊养在池塘,养殖密度1500-2000只/亩,经过一个月休养后,插核贝的成活率和留核率分别能达到80%和50%以上。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能显著提高插核贝的成活率与留核率,提高珍珠的质量与产量。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897304SQ20101019763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杜晓东, 符韶, 谢永新, 邓岳文, 邓陈茂 申请人:广东海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核率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100-500亩池塘,堤高4.0-5.0m,水深2.5-3.5m,池底泥沙底质,进排水方便;2)插核手术前7-10天,利用池塘培养扁藻、小球藻或云微藻等藻类;3)选用活力较强,贝龄1.5-2.0龄,壳长6-7cm的个体进行插核手术;4)插核手术后,将手术贝吊养在池塘,养殖密度1500-2000只/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东符韶邓岳文邓陈茂谢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