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52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箱污物收集装置,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网箱(2)的底部为锥形,连接外形呈圆锥状的网箱污物收集斗(1);网箱污物收集斗(1)具有锥形的斗体(1-1),内部的斜面(1-4)设有弯曲向上的通道(1-3),通道(1-3)向上连接竖直呈圆柱形的汽水混合管(1-2),汽水混合管(1-2)由内、外两层圆管组成封闭腔体,其中内管周壁开设多个小孔,外管壁开设一个孔,由进气管(1-5)经压缩空气管(3)、球阀(7)连接空气压缩机(8),内管的下端与通道(1-3)连接,上端由排污管(4)接至污物收集箱(6)。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网箱内的污物汇集至斗底,被管道吸入提升至集污箱内。操作更加简便,且管道内不易堵料。集污箱的内筐网孔栅格可以做成多种规格,内筐轻巧,便于清水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具体是安装在网箱底部,用于汇集在水产养殖网箱在养殖过程中投喂过剩的饲料以及鱼类的粪便和沉在网箱底部的死鱼。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水产网箱养殖业发展迅猛,网箱主要分布在半封闭的内湾,布局不合理, 设置过密,大大超过海区环境容纳量。有效水体的鱼类养殖密度太高,致使水流不畅,局部 严重缺氧,残饵及鱼类排泄物不能迅速随水输送出去,随之而来的是网箱养殖水域的水质 遭到污染,主要污染源就是网箱养殖过程中的沉降物。这些沉降物主要来自于残余的饵料 及死鱼。沉降物在水底腐烂发臭,污染水质,使围养的水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化,极有可能造 成病害及引发近海区域性赤潮的发生通过技术人员在定点的养殖区域进行长时间的调查与分析试验,内容包括采集 海底沉积物样品、测定分析沉积物成分;采集养殖区和非养鱼区海水样品,对比分析测定海 水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并经过多次深入养殖户中了解网箱养殖的发展现状、养殖模式、养 殖品种、饵料种类、投喂量及投喂方式等情况。监测结果表明近海网箱养殖海域的底质、水 质以及大环境已经发生了严重污染,个别区域的水质甚至超过了三类及劣三类标准。据潜 水员反映,养鱼网箱附近的海水污浊不堪,底部海域几乎成了“不毛之地”,鲜有海藻和其他 生物生存。可见网箱养殖持续时间长了,未被吃净的饵料以及鱼类自身的一些排泄物沉积 在海底,同时由于网箱多集中在浅海区域,水流不畅,海洋物质交换缓慢,很容易对局部海 域造成严重污染。随着海湾养殖的简易网箱经常受到台风的破坏,经济损失惨重,因此也有逐渐向 内陆湖泊、水库内进行网箱养殖的趋势。但由于内陆湖泊、水库的水流慢、水体交换相对更 差,因此排泄物及残饵更易沉积在湖底,污染水体,使水质变坏。因此需要一套能够网箱集 污系统,它能够及时地收集网箱投饵时过量的饵料、鱼类的排泄物以及死鱼,从而能最大限 度的降低对养殖水域的环境污染。检索现有公开技术,中国专利号200510098911,名称为《一种水槽式养鱼装置》的 专利公开了一种涉及养殖排污的处理装置,但是该技术主要是处理养殖水槽的环境,与海 水中网箱的结构不同,处理手段亦无甚借鉴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具体是处理网箱养殖过 程中投喂过剩的饲料以及鱼类的粪便和沉在网箱底部的死鱼的一种装置。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包括网箱以及网箱上边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的底部为锥顶向下的锥形,锥顶开口,连接外形呈圆锥状,开口朝上,内 外表面光滑的网箱污物收集斗;所述网箱污物收集斗具有锥形的斗体,斗体内部的斜面设有弯曲向上的通道,与 斜面靠近斗体底部的一侧形成孔;所述通道向上连接竖直呈圆柱形的汽水混合管,汽水混合管由内、外两层圆管组 成,内、外两层圆管的上、下两端由环状板封闭形成腔体,其中内管周壁开设多个小孔,外管 壁开设一个孔,由进气管经压缩空气管、球阀连接空气压缩机,内管的下端与通道连接,上 端由排污管接至污物收集箱。进一步,所述污物收集箱为内、外套置式,内框底部和四周为网孔,设有两个手柄, 外箱体底部开通,在上部一侧安装进水口。进一步,所述网箱底部网孔尺寸或污物收集箱内框的网孔尺寸等于0. 5 0. 9收 集污物的外体尺寸。进一步,所述汽水混合管内、外两层圆管上端环状板呈中心高,外侧低的倾斜状。进一步,所述各管件的连接方式是法兰或螺纹。进一步,所述各管件的连接方式是硬管和软管套置,外圈抱箍。进一步,所述空气压缩机经多个球阀连接多个网箱污物收集斗的进气管。进一步,所述污物收集箱经多根排污管连接多个网箱污物收集斗的污物收集箱。进一步,所述网箱污物收集斗以法兰方式连接在网箱锥形底部。进一步,所述网箱的水平尺寸为5 15米的矩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实现如下步骤污物收集前,先将污物收集斗法兰边与网箱锥形底连接,把汽水混合管的下部与 收集斗中的弯曲向上的通道连接,并通过排污管道连接至污物收集箱。汽水混合管另一路 的进气管通过压缩空气管、球阀和空气压缩机连接。在养殖活动中,对鱼类的投饲往往不可 能做得很精确,过剩的饲料缓缓沉入网箱底部,被锥形的污物收集斗汇集,同时养殖鱼群排 出的粪便也会沉入网箱底部的污物收集斗,甚至某些死鱼也会沉入箱底,被污物收集斗聚 集。此时可开启空气压缩机,打开球阀,将压缩空气连续注入汽水混合管内,空气的上浮作 用使管道内形成负压,将污物收集斗内的污物连同水体一并吸入管道内,通过汽水混合管 被提升至污物收集箱。污物收集箱主要由内筐和箱体组成,内筐底部和四周设有网孔栅栏。进入集污箱 内用以分离鱼类粪便、饲料、死鱼等污物和水被内筐分离。将污物留在内框,水体排出。内 框设有两个手柄,用户可以通过手柄从箱体内提出内筐,以便清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锥形的集污收集斗斗体呈锥体状,开口朝上,便于网箱内的污物 汇集至斗底。易于被管道吸入。在提升污物时,仅需提供简单的气源,如小功率的空气压缩 机。污物直接通过斗体的通道、汽水混合管、排污管被提升至集污箱内。相对采用水泵吸的 方式,操作更加简便,且管道内不易堵料。集污箱的内筐网孔栅格可以做成多种规格,以控 制收集污物的规格,内筐轻巧,便于清水冲洗。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网箱污物收集装置一实施例,从水平方向观察的污物收集系统 配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网箱污物收集装置中污物收集斗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网箱污物收集装置配置在多个网箱中的系统配置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污物收集箱的主视图; 图5本专利技术污物收集箱的侧视图。图中,1是污物收集斗,2是网箱,3是压缩空气管,4是排污管,5是网箱框架,6是 污物收集箱,7是球阀,8是空气压缩机,9是水线,10是管通及阀件,1-1是斗体,1-2是汽水 混合管,1-3是通道,1-4是斜面,1-5是进气管,6-1是外箱体,6-2是内筐,6_3是箱底,6_4 是进水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包括网箱2以及网箱上边沿的框架5,所述网箱2的底部 为锥顶向下的锥形,锥顶开口,连接外形呈圆锥状,开口朝上,内外表面光滑的网箱污物收 集斗1;所述网箱污物收集斗1具有锥形的斗体1-1,斗体1-1内部的斜面1-4设有弯曲向 上的通道1-3,与斜面1-4靠近斗体1-1底部的一侧形成孔;所述通道1-3向上连接竖直呈圆柱形的汽水混合管1-2,汽水混合管1-2由内、夕卜 两层圆管组成,内、外两层圆管的上、下两端由环状板封闭形成腔体,其中内管周壁开设多 个小孔,外管壁开设一个孔,由进气管1-5经压缩空气管3、球阀7连接空气压缩机8,内管 的下端与通道1-3连接,上端由排污管4接至污物收集箱6。通过球阀7调节压缩空气的进气量。所述污物收集箱6为内、外套置式,内框6-2底部和四周为网孔,设有两个手柄,外 箱体6-1底部开通,在上部一侧安装进水口 6-4。如此结构,便于取出内框6-2,对框内污秽物清理、处理。所述网箱2底部网孔尺寸或污物收集箱内框6-2的网孔尺寸等于0. 5 0. 9收集 污物的外体尺寸。不同的网孔大小可以收集、处理不同的对象,比如饲料、鱼类粪便或死鱼, 网孔过大无法收集污物,网孔过小,流动性差,影响清理效果,在所述范围内能取得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箱污物收集装置,包括网箱(2)以及网箱上边沿的框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2)的底部为锥顶向下的锥形,锥顶开口,连接外形呈圆锥状,开口朝上,内外表面光滑的网箱污物收集斗(1);所述网箱污物收集斗(1)具有锥形的斗体(1-1),斗体(1-1)内部的斜面(1-4)设有弯曲向上的通道(1-3),与斜面(1-4)靠近斗体(1-1)底部的一侧形成孔;所述通道(1-3)向上连接竖直呈圆柱形的汽水混合管(1-2),汽水混合管(1-2)由内、外两层圆管组成,内、外两层圆管的上、下两端由环状板封闭形成腔体,其中内管周壁开设多个小孔,外管壁开设一个孔,由进气管(1-5)经压缩空气管(3)、球阀(7)连接空气压缩机(8),内管的下端与通道(1-3)连接,上端由排污管(4)接至污物收集箱(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谌志新王志勇徐中伟许明昌刘平徐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