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储能装置,特别是涉及到由多个模块化的 储能单元通过特有的连接方式,构成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装置被大量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等工业场合,目前广泛 使用的主要有蓄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储能装置。由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 元件单体的电压较低、容量有限,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大量的储能元件单体通过串、并联结构 连接在一起,构成大容量、高电压的储能装置,例如蓄电池组或超级电容器组,进而满足负 载对储能装置工作电压和容量的需求。但是,由于储能元件单体的性能无法做到完全一致, 使用过程中即使储能装置工作在安全运行范围内,也会有某些储能元件单体由于其工作电 压或电流过大而被损坏。这些与其他储能元件串、并联在一起的损坏的储能元件单体必然 会影响储能装置的整体性能,甚至使其无法工作。这一问题的存在,降低了蓄电池组、超级 电容器组等这类储能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个别储能元件单体损坏对整体装置运行带 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储能装置的运行可靠性的具有故障检测和自动重组功能的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故障检测和自动重组功能的储能装置,主要由m×n个结构相同的模块化储能单元、备用储能单元、第一输出母线、第二输出母线、第一重组母线、第二重组母线、中央处理器、人机对话装置、数据总线、控制总线构成;其特征是:单个模块化储能单元结构为:第一输出线(O1)与第一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连接在一起,第一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开触点引出第一重组连接线(B1),第一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闭触点与储能元件(S1)的一端接在一起,同时第一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闭触点引出第一电压检测线(A1),储能元件(S1)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刀双掷开关(K2)的常闭触点一起,同时第二单刀双掷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赵凯岐,刘政宇,张文义,张敬南,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