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11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包括主机、履带轮和清理装置,主机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履带轮,履带轮的纵截面呈矩形,主机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料铲,推料铲的横截面呈矩形,清理装置设置在主机的表面上,清理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与主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托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本技术,通过设置清理装置,有效地将机器人进行清理,当机器人使用时使用装置,转动调节杆,调节杆推动清理刷,清理刷与履带轮相抵,避免了工作者出现清理费时的情况,提高了机器人的卫生指数,降低了机器人的耗能性,提高了机器人的清理性,提高了机器人对履带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机器人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履带式机器人常大量投入使用。

2、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05440587u的技术,履带式机器人,包括机架座体,在机架座体的两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履带体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驱动轮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导向轮连接,在连接杆上铰接有呈v字型的臂杆体,臂杆体包括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在第一臂杆上设有第一滚轮,在第二臂杆体上设有第二滚轮,履带体套在驱动轮、导向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第一臂杆转动和第二臂杆体可以保证履带的形状,尽量保证机架座体相对于台阶的相对高度,防止倾斜,该专利采用对设备增设臂杆解决了设备出现倾斜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清理不便的问题。

3、为了解决机器人出现清理不便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人为清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工作者在清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费时费力的情况,导致工作者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清理,导致工作者的清理难度出现增加的情况,进而导致机器人的清理过程出现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人为清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工作者在清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费时费力的情况,导致工作者无法快速对其进行清理,导致工作者的清理难度出现增加的情况,进而导致机器人的清理过程出现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包括主机、履带轮和清理装置,所述主机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主机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料铲,所述推料铲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装置设置在主机的表面上,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托板,所述托板与主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定位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横截面呈圆盘形,所述托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刷与履带轮的表面触接,清理刷可以与履带轮相配合以达到清理履带轮的目的。

3、优选的,所述清理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调节杆与滑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滑块可以与清理刷相配合以达到支撑清理刷的目的。

4、优选的,所述推料铲的表面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推料铲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横截面呈圆盘形,气缸可以与推料铲相配合以达到调节推料铲的目的。

5、优选的,所述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推板与推料铲的表面触接,所述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铲料框,所述铲料框的横截面呈矩形框形,所述铲料框与推料铲的表面触接,推板可以与气缸相配合以达到下料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推料铲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纵截面呈长条形,所述支撑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的横截面呈矩形,支撑条可以与推料铲相配合以达到支撑推动器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推动器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限位块与推料铲的内表面触接,所述限位块与铲料框的表面触接,限位块可以与铲料框相配合以达到限制铲料框的目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9、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清理装置,当机器人使用时,将机器人进行清理,启动设备,设备开始工作,转动调节杆,调节杆调节清理刷,清理刷受到托板的引导,完成清理,通过设置清理装置,有效地将机器人进行清理,当机器人使用时使用装置,转动调节杆,调节杆推动清理刷,清理刷与履带轮相抵,避免了工作者出现清理费时的情况,提高了机器人的卫生指数,降低了机器人的耗能性,提高了机器人的清理性,提高了机器人对履带的防护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包括主机(1)、履带轮(2)和清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履带轮(2),所述履带轮(2)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主机(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料铲(5),所述推料铲(5)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装置(3)设置在主机(1)的表面上,所述清理装置(3)包括托板(35),所述托板(35)与主机(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板(35)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托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所述支撑板(34)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板(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6),所述定位块(36)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定位块(3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横截面呈圆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理刷(31),所述清理刷(31)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刷(31)与履带轮(2)的表面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调节杆(32)与滑块(3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铲(5)的表面设置有下料装置(4),所述下料装置(4)包括气缸(45),所述气缸(45)与推料铲(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45)的横截面呈圆盘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5)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推板(43),所述推板(43)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推板(43)与推料铲(5)的表面触接,所述推板(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铲料框(44),所述铲料框(44)的横截面呈矩形框形,所述铲料框(44)与推料铲(5)的表面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铲(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46),所述支撑条(46)的纵截面呈长条形,所述支撑条(4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器(41),所述推动器(41)的横截面呈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器(4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2),所述限位块(42)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限位块(42)与推料铲(5)的内表面触接,所述限位块(42)与铲料框(44)的表面触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包括主机(1)、履带轮(2)和清理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履带轮(2),所述履带轮(2)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主机(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料铲(5),所述推料铲(5)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装置(3)设置在主机(1)的表面上,所述清理装置(3)包括托板(35),所述托板(35)与主机(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托板(35)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托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所述支撑板(34)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支撑板(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6),所述定位块(36)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定位块(3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2),所述调节杆(32)的横截面呈圆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清理刷(31),所述清理刷(31)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清理刷(31)与履带轮(2)的表面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型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调节杆(32)与滑块(33)的内表面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海张崇浩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正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