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75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涉及金属液保温炉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底座,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炉体箱,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底部铺设有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陶瓷纤维模块,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顶部上;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呈倒圆台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炉壁结渣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液保温炉,具体为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技术介绍

1、金属铸造是工业生产的一种方式,铸造首先将金属熔化成液态,熔化后的液态熔液时常需要保温,这就需要金属熔液保温炉,金属铸造铸前液态金属贮存用的坩埚保温炉,在注入金属熔液时,时常会发生溅出伤人,安全性低下,为此,保温炉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尤其氧化方面,炉体本身还存在以下弊端;

2、一是:现有保温炉多采用硅碳棒顶部或底部辐射加热的方式,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较大,易造成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

3、二是:炉壁结渣,金属料熔清后,氧化渣牢牢的粘附于炉壁上,且流动的金属液对炉壁持续冲刷,加之液态渣对炉壁的化学侵蚀,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炉子的功率,必须尽可能快的除渣,现有的人工通过工具的除渣过程,费时费力,且会加剧炉壁的损坏;

4、为此,现在提出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通过周向加热方式进行热辐射加热,使得炉内液体的上下温差缩小,降低了表面金属液生成氧化层浮渣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机械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炉壁结渣处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包括:移动底座,装配在所述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炉体箱,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底部铺设有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石墨坩埚炉体、陶瓷纤维模块,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置在陶瓷纤维模块中部,且石墨坩埚炉体内顶部边源扣接在陶瓷纤维模块顶部上;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呈倒圆台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石墨坩埚炉体内壁上若干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由斜部和连接部组成;固定在所述陶瓷纤维模块上的加热螺旋管,所述加热螺旋管置于石墨坩埚炉体与陶瓷纤维模块之间,以及包覆在加热螺旋管外壁的电阻加热带,所述电阻加热带呈螺旋设置,所述电阻加热带与加热螺旋管共同构成石墨坩埚炉体的加热体;还包括与第一炉体箱一体成型的第二炉体箱,所述第二炉体箱的顶部装配有盖体结构;所述盖体结构上设置有撒料组件,所述撒料组件内设有石灰粉,当盖体结构合盖、撒料组件运行时,所述石灰粉附着于台阶部的连接部并堆积在台阶部所在的斜部上,用于和台阶部所在的氧化渣反应产生气泡并形成漂浮的渣层。

3、优选的,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板,以及设置在盖板外壁的装配环套;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炉体箱两端的锁栓组件,所述锁栓组件上设置有电源接线组件,还包括嵌入在所述第二炉体箱内壁中的接线柱组件,当所述锁栓组件完成盖体结构与第二炉体箱的装配时,所述接线柱组件与电源接线组件接通为炉体提供电源。

4、优选的,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圆板,当所述电动伸缩杆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与第二圆板的相对位置;以及限位套设在第二圆板外壁的圆环套,所述圆环套两端设置有端套,两端所述端套与圆环套相互连通并构成石灰粉的储存腔,以及环形分布在端套下部的若干喷头,当圆环套气压作用时,喷头通道打开,用于石灰粉撒落,其中一个所述端套上设置有进料口组件,用于补充石灰粉;还包括分别固定在盖板两端的活塞机构,用于向圆环套内不断气体加压;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啮合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安装环转动;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盖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环顶部的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驱动齿啮合传动。

5、优选的,每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所述活塞套固定在盖板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上连通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贯穿盖板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上表面,用于活塞套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活塞套的一端与圆环套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套内部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靠近圆环套的侧壁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端套端部铰接有铰接传动件,当所述第二圆板相对于第一圆板偏心位置时,驱动所述安装环所在的第一圆板转动,所述第二圆板在圆环套的限位作用下,可带动活塞套所在的活塞板来回移动,进而将气体不断向圆环套内进行加压迫使喷头喷粉。

6、优选的,所述喷头包括壳套体,所述壳套体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横条,所述横条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与楔形塞之间的堵球,所述堵球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当气压作用楔形塞上方时,所述堵球向下并压缩第一弹簧直至壳套体通道打开。

7、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以及设置在安装环内可转动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部固定有齿环,所述齿环与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安装柱中部设置有加注管,用于金属液的补充加入,以及设置在第一炉体箱上部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一端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内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炉体箱外侧并设置有档条,当所述档条打开时,所述加注管加注金属液,浮力作用使得反应后的渣层上浮,直至排渣口位置排出;所述安装柱周向还环形分布有若干升液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外壁上的进气泵,所述进气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进气泵的端部贯穿第一炉体箱并延伸至石墨坩埚炉体内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注入干燥压缩气体,迫使金属液进入升液管内部并上升,进而压铸到模具型腔内充型;所述升液管顶部还连通有若干转接管。

8、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呈凵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底部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为螺旋管状结构。

9、优选的,每组所述锁栓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件横向端部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有第一扣压块,且安装件竖向端部的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有第二扣压块,所述第二扣压块上连接有螺杆;以及限位转动在第一扣压块上的螺套,所述螺套与螺杆螺纹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侧壁上的若干卡扣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扣压块作用部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卡扣槽体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电源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扣压块作用部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呈z字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条顶部的第二电块;所述接线柱组件包括线柱,所述线柱镶嵌在第二炉体箱所在的竖槽内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线柱顶部的第一电块,所述第二电块可与第一电块进行对接;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箱内壁中的空腔,用于线路的内置,所述线柱通过内置的导线与空腔内部的线路连接,所述台阶部顶部的接入端作用在线路上。

11、优选的,所述陶瓷纤维模块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所述温差板的一端靠近台阶部,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的内壁,所述温差板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所在的空腔并与对应线路连接;以及依次包覆在陶瓷纤维模块外壁的陶瓷纤维层,纳米板,用于石墨坩埚炉体的保温与隔热。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板(8),以及设置在盖板(8)外壁的装配环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8)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10),所述安装环(10)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3)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211),所述第一圆板(21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1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1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13)连接有第二圆板(216),当所述电动伸缩杆(212)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211)与第二圆板(216)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221),所述活塞套(221)固定在盖板(8)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211)上连通有进气阀(7),所述进气阀(7)贯穿盖板(8)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8)上表面,用于活塞套(221)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221)连通的连接管(225),所述连接管(225)远离活塞套(221)的一端与圆环套(217)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217)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18)包括壳套体(2181),所述壳套体(2181)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2182)、横条(2185),所述横条(2185)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184),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2184)与楔形塞(2182)之间的堵球(2183),所述堵球(2183)在第一弹簧(2184)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2182),当气压作用楔形塞(2182)上方时,所述堵球(2183)向下并压缩第一弹簧(2184)直至壳套体(2181)通道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216)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215),以及设置在安装环(10)内可转动的安装柱(12),所述安装柱(12)的底部固定有齿环(214),所述齿环(214)与齿条(215)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216)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架(28),所述连接架(28)呈凵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8)底部的搅拌件(29),所述搅拌件(29)为螺旋管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锁栓组件(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件(611),所述安装件(611)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件(611)横向端部通过第二铰接件(615)铰接有第一扣压块(612),且安装件(611)竖向端部的通过第一铰接件(614)铰接有第二扣压块(613),所述第二扣压块(613)上连接有螺杆(61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扣压块(612)作用部的连接条(618),所述连接条(618)呈Z字形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条(618)顶部的第二电块(6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纤维模块(24)内部镶嵌有若干自上而下温差板(27),所述温差板(27)的一端靠近台阶部(26),另一端靠近第一炉体箱(2)的内壁,所述温差板(27)所在的连接线延伸至第一炉体箱(2)所在的空腔(36)并与对应线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板(8),以及设置在盖板(8)外壁的装配环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组件包括设置在盖板(8)中部可转动的安装环(10),所述安装环(10)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炉体箱(3)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圆板(211),所述第一圆板(211)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端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21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1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13)连接有第二圆板(216),当所述电动伸缩杆(212)工作,用于调整第一圆板(211)与第二圆板(216)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套(221),所述活塞套(221)固定在盖板(8)的下表面,且第一圆板(211)上连通有进气阀(7),所述进气阀(7)贯穿盖板(8)所在通孔并延伸至盖板(8)上表面,用于活塞套(221)的单向进气,以及与活塞套(221)连通的连接管(225),所述连接管(225)远离活塞套(221)的一端与圆环套(217)连通,用于气体进入圆环套(217)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氧化渣产生的金属液保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18)包括壳套体(2181),所述壳套体(2181)内壁上、下部分布设置有楔形塞(2182)、横条(2185),所述横条(2185)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184),以及设置在第一弹簧(2184)与楔形塞(2182)之间的堵球(2183),所述堵球(2183)在第一弹簧(2184)的弹力作用下紧贴楔形塞(2182),当气压作用楔形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松赵永伟张颖清李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鸿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