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483 阅读:1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该底漆的组成和配比为:主体树脂40~80%,辅助树脂8~50%,活性稀释剂10~40%,光引发剂0.5~10%,助剂0.05~8%,溶剂0~5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光固化共聚物,作为车灯镀膜前用UV底漆的主体树脂。用该树脂配制的UV涂料不需对BMC基材进行前处理、直接喷涂后光固化,所得涂膜附着力优异,耐高温性能良好,真空镀铝形成反射镜面后于240℃下烘烤2小时不会出现发彩起泡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 镀膜底漆。
技术介绍
汽车前大灯反射镜大多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BMC)注塑成型,为 获得良好的镜面反射效果,在进行真空镀铝前,需要先在BMC基材上喷涂一层清漆,封闭表 面毛孔,获得光滑、平整表面。2006年前,国内使用的这类清漆都是溶剂型高温烘烤漆,但这 种烤漆固化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并且设备投入较高。紫外光固化(UV)涂料 因涂膜性能优异、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经济等优势,欧美、日本等已将它引入到汽车反 射镜制作工艺中。目前,国内许多车灯制造企业已开始尝试这种工艺,但这类进口 UV涂料 价格昂贵。因此,车灯制造企业迫切需要国内企业生产同类UV涂料。而此种UV涂料关键 点是选择对BMC有附着、能耐高温的树脂,目前文献资料中未见有相关树脂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 该UV涂料不需对BMC基材进行前处理、直接喷涂后光固化,所得涂膜附着力优异,耐高温性 能良好,真空镀铝形成反射镜面后于240°C下烘烤2小时不会出现发彩起泡等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固化聚合物,其作为车灯镀膜前用UV底 漆的主体树脂,可以使UV涂料具有上述优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该底漆的组成和质量配比如下主体树脂40 -80%,优选 50 60%,辅助树脂8 50%,优选8 20%,活性稀释剂10 -40%,优选 10 25%,光引发剂0. 5 10%,优选1 5%,助剂0. 05| 8%,优选0. 05 1%,溶剂0 50%,优选1 15%上述各组分之和为100%。其中所述主体树脂为以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聚合并由丙烯酸接枝而成的聚合物。主体树脂的制备方法为以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 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睛为引发剂,在溶液聚合下合成嵌段共聚物,然后再将 丙烯酸接枝其上。其中溶液聚合温度为75 95°C,溶液聚合溶剂为甲苯;接枝反应温度为 90 100°C,接枝反应时还加入催化剂四甲基氯化铵和对羟基苯甲醚。主体树脂中各单体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摩尔比为13 8 5 8 1 5 1,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摩尔 比为0. 8 1. 2 1 ;主体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 100000,优选10000 50000,更 优选 10000 40000。所述的辅助树脂可选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丙烯酸低聚物酯、硅改性的 聚氨酯丙烯酸酯、硅改性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异冰片酯 (IB0A)、异冰片酯(IB0A)、异冰片酯(IB0M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1,6_己二醇二 丙烯酸酯(HDDA)、三环葵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DCPDA)、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三 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THEICTA)、季戊四 醇四丙烯酸酯(PETA)、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烷 氧化丙烯酸酯、无机_有机杂化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Irgacure 184)、2_羟基_2_甲 基-1-苯基-1-丙酮(Darocur 1173) ,2-甲基-1_(4_(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 酮(Irgacure 907)、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0)、二苯甲酮(BP)、异丙基 硫杂蒽酮(ITX)、二苯甲酮(BP)、活性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为流平剂,可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 烷共聚物、聚酯改性聚硅氧烷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氟改性丙烯酸酯中的至 少一种。所述溶剂可选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 二异丁基酮、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丙醇、异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 乙酸酯、丙二醇甲醚、碳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关键是合成出一种新型的嵌段光固化聚合物(简称IBHG,合成路线 见式1),作为反射镜用底漆的主要树脂,即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 膜底漆用树脂,该树脂为以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 油酯为单体聚合并由丙烯酸接枝而成的聚合物,其中各单体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 烯酸羟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摩尔比为13 8 5 8 1 5 1,丙烯酸与甲 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摩尔比为0.8 1.2 1;该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 100000。该树脂极性很低,能很好地附着在BMC素材上,并且耐高温性能极好,其热分解温 度在300°C以上。该嵌段聚合物通过几种功能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而得,其中,甲基异冰片酯 (IB0MA)赋予树脂低的极性,又由于其上带有环状,可以改善树脂的硬度和耐高温性;丙烯 酸丁酯(BA)是用来调节树脂的柔韧性;丙烯酸羟乙酯(HEA)极性较高,增强树脂与真空镀 层的附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提供活性点,使丙烯酸(AA)接枝其上,赋予树脂紫 外光固化的功能。各单体聚合后而得的树脂在充分发挥了各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由以 IBHG为主体树脂的UV涂料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IBHG树脂的合成方法如下树脂合成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恒压漏斗和温 度计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同时通入氮气,避免氧阻。将反应容器置于恒温水浴中,加入甲苯 作为溶剂,加热到聚合反应所需的温度。然后将IBOMA、BA、HEA、GMA单体及AIBN引发剂混 合加入到恒压漏斗中,缓加到反应容器中。加完后再反应一段时间,使单体基本反应完全。 再取与GMA相同或相近摩尔数的AA,加入四甲基氯化铵、对羟基苯甲醚分别作为催化剂和 阻聚剂,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到上述反应好的共聚物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IBHG树脂配制的UV涂料,在难附着基材BMC上有很好的附着,不需 对BMC基材进行前处理、直接喷涂后光固化,所得涂膜附着力优异,耐高温性能良好,真空 镀铝形成反射镜面后于240°C下烘烤2小时不会出现发彩起泡等现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仅用于说明,并不限制专利技术的范围。1、IBHG树脂的合成分别取222. 3gIB0MA、88. 4gBA、34. 8gHEA 和 14. 2gGMA,加入 5. 4g 偶氮二异丁睛 作为引发剂,混合均勻后转移到恒压漏斗中。称取144g甲苯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将其置于 85°C水浴中,组装冷凝、搅拌装置,通氮气,加热到85°C,在搅拌下将恒压漏斗中溶液滴加 到四口烧瓶中,待溶液滴加完后再保温反应3h。再取3.6g丙烯酸、0.036g四甲基氯化铵、 0.018g对羟基苯甲醚混合,用15g乙酸乙酯溶解,加入到四口烧瓶中,在95°C下反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其特征在于该底漆的组成和质量配比如下:  主体树脂 40~80%  辅助树脂 8~50%  活性稀释剂 10~40%  光引发剂 0.5~10%  助剂 0.05~8%  溶剂 0~50%其中所述主体树脂为以甲基异冰片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聚合并由丙烯酸接枝而成的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民戴梁锋吴年强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宏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