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516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鼓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杠杆固定座、刹车杠杆、刹车装置、以转动方式连接于刹车装置的摇臂、设置于刹车装置之上的定位座、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与定位座之间的套管、穿设于套管之中并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的刹车导线,第一端连接于刹车杠杆。第二端穿设于摇臂之中,并且具有外螺纹部。封闭型调整螺帽抵接于摇臂并且包覆刹车导线的第二端的外螺纹部。封闭型调整螺帽具有一内螺纹部。内螺纹部啮合于外螺纹部。刹车杠杆以转动方式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封闭型螺帽与外螺纹部之间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可使得鼓式刹车机构维持刹车调整的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鼓式刹车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确保正常刹车调整功能 的鼓式刹车机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一种习知的鼓式刹车机构1主要包括有一刹车杠杆固定座10、一刹车 杠杆20、一轮框30、一刹车装置40、一摇臂50、一定位座60、一套管70、一刹车导线80及一 调整螺帽90。刹车杠杆固定座10可以是设置于一机车的把手上,而刹车杠杆20以转动的方式 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10。刹车装置40套设于轮框30之中。摇臂50以转动方式连接于刹车装置40。定位座60设置于刹车装置40之上。套管70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10与定位座60之间。刹车导线80穿设于套管70之中,并且刹车导线80具有一第一端81及一第二端 82。第一端81连接于刹车杠杆20。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第二端82穿设于摇臂50 之中,并且第二端82具有一外螺纹部82a。如图1、图2、图3A及图3B所示,调整螺帽90抵接于摇臂50,并且调整螺帽90啮 合于刹车导线80的第二端82的外螺纹部82a,以将摇臂50与刹车导线80的第二端82固 定在一起。在此,调整螺帽90的轴向长度乃是小于外螺纹部82a的轴向长度,亦即,调整螺 帽90只能与外螺纹部82a的部份区域啮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螺纹部82a的轴向长 度大于调整螺帽90的轴向长度主要是为了让刹车装置40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能被进行 调整。当一操作者欲对轮框30 (或车轮)进行刹车操作时,其可藉由扳动刹车杠杆20来 拉动刹车导线80,因而可使得连接于刹车导线80的第二端82的摇臂50旋转一角度,进而 对轮框30 (或车轮)达成刹车制动效果。在另一方面,在鼓式刹车机构1被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刹车装置40内的刹车片 (未显示)会被磨损。为了维持鼓式刹车机构1的正常刹车运作,操作者必须转动调整螺帽 90,以使得刹车导线80的第二端82的外螺纹部82a的更多区域穿过调整螺帽90,如图3B 所示。此时,摇臂50的操作起始位置即可被强迫变更,因而可使得鼓式刹车机构1 (或刹车 装置40)能维持正常的刹车运作。然而,由于刹车导线80的第二端82的外螺纹部82a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之中并且 接近地面,故其常会沾黏上土尘等异物,因而会造成调整螺帽90与外螺纹部82a之间发生 卡死现象,进而会使得鼓式刹车机构1丧失刹车调整功能。此外,倘若在刹车导线80的第 二端82的外螺纹部82a上涂抹黄油,其更会因黄油的存在而沾黏更多土尘,同样会造成调 整螺帽90与外螺纹部82a之间发生卡死现象,进而亦会使得鼓式刹车机构1丧失刹车调整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鼓式刹车机构,其可避免封闭型螺帽与外螺纹部之 间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可使得鼓式刹车机构维持刹车调整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鼓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刹车杠杆固 定座;一刹车杠杆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一轮框;一刹车装置,套设于该轮 框之中;一摇臂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刹车装置;一定位座设置于该刹车装置之上;一套管 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与该定位座之间;一刹车导线,穿设于该套管之中,并且具有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刹车杠杆,以及该第二端穿设于该摇臂之中,并 且具有一外螺纹部;以及一封闭型调整螺帽,抵接于该摇臂,并且包覆该刹车导线的该第二 端的该外螺纹部,其中,该封闭型调整螺帽具有一内螺纹部,以及该内螺纹部啮合于该外螺 纹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鼓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刹车杠杆固 定座;一刹车杠杆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一轮框;一刹车装置套设于该轮 框之中;一摇臂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刹车装置;一定位座设置于该刹车装置之上;一套管 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与该定位座之间;一刹车导线,穿设于该套管之中,并且具有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刹车杠杆;一调整螺栓,抵接于该摇臂,并且具有 一外螺纹部;以及一封闭型螺帽,连接于该刹车导线的该第二端,并且包覆该调整螺栓的该 外螺纹部,其中,该封闭型螺帽具有一内螺纹部,以及该内螺纹部啮合于该外螺纹部。又在本技术中,该内螺纹部的轴向长度大于该外螺纹部的轴向长度。本技术由于封闭型螺帽包覆着调整螺栓的外螺纹部,故外螺纹部不会受到土 尘等异物的沾黏,因而可避免封闭型螺帽与外螺纹部之间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可使得鼓式 刹车机构维持刹车调整的功能。此外,在封闭型螺帽与外螺纹部之间的封闭空间内可以被 涂抹些许黄油,以使得调整螺栓相对于封闭型螺帽的内螺纹部的转动能更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一习知的鼓式刹车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A是根据图2的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3B是根据图2的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鼓式刹车机构平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A是根据图5的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6B是根据图5的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鼓式刹车机构平面示意图;图8是根据图7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A是根据图8的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图9B是根据图8的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部份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00、100, 鼓式刹车机构10、110 刹车杠杆固定座20、120 刹车杠杆30、130 轮框40、140 刹车装置50、150 摇臂60、160 定位座70、170 套管80、180、180, 刹车导线81、181 第一端82、182 第二端82a、182a、185a 外螺纹部90 调整螺帽185 调整螺栓190 封闭型调整螺帽191、195a 内螺纹部195 封闭型螺帽S、S, 封闭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 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兹配合图式说明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鼓式刹车机构100主要包括有一刹车杠杆固定座110、一 刹车杠杆120、一轮框130、一刹车装置140、一摇臂150、一定位座160、一套管170、一刹车 导线180及一封闭型调整螺帽190。刹车杠杆固定座110可以是设置于一机车的把手上,而刹车杠杆120是以转动方 式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110。刹车装置140套设于轮框130之中。摇臂150以转动方式连接于刹车装置140。定位座160设置于刹车装置140之上。套管170连接于刹车杠杆固定座110与定位座160之间。刹车导线180穿设于套管170之中,并且刹车导线180具有一第一端181及一第 二端182。第一端181连接于刹车杠杆120。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二端182穿设于摇臂 150之中,并且第二端182具有一外螺纹部182a。如图4、图5、图6A及图6B所示,封闭型调整螺帽190抵接于摇臂150,并且封闭型 调整螺帽190包覆着刹车导线180的第二端180的外螺纹部182a。在此,如图6A及图6B所示,封闭型调整螺帽190具有一内螺纹部191,以及内螺纹部191啮合于刹车导线180的 第二端180的外螺纹部182a,以将摇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式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刹车杠杆固定座;一刹车杠杆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一轮框;一刹车装置套设于该轮框之中;一摇臂以转动方式连接于该刹车装置;一定位座设置于该刹车装置之上;一套管连接于该刹车杠杆固定座与该定位座之间;一刹车导线穿设于该套管之中,并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于该刹车杠杆,以及该第二端穿设于该摇臂之中,并且具有一外螺纹部;以及一封闭型调整螺帽,抵接于该摇臂,并且包覆该刹车导线的该第二端的该外螺纹部,其中,该封闭型调整螺帽具有一内螺纹部,以及该内螺纹部啮合于该外螺纹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彬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