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类器官培养,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类器官是指干细胞和祖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组织器官类似物,相比于2d培养的单一细胞,类器官能够更真实地模拟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比于动物模型,类器官能够进行高通量的筛选和建库、克服由于物种差异导致的问题,在再生修复、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中具有重要作用。
2、然而,肺类器官的培养仍然面临诸多技术壁垒,严重阻碍了其临床转化研究,主要原因在于一般条件下培养的类器官缺乏输送营养的血管结构。对于体外长时间培养的肺类器官,随着类器官体积不断增大,类器官中心由于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而形成坏死核心,影响其功能和活性,不利于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3、并且,血管系统的内皮细胞可通过提供旁分泌信号促进类器官成熟。因此,对肺类器官进行体外血管重建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模拟体内真实的生理环境,促进其在再生修复中的应用,也能促进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
4、现有研究中有将成人原发性支气管上皮细胞、肺
...【技术保护点】
1.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DE诱导培养基组成包括:每1000mL基础培养基SFD培养基中,再加入Vc 30-100ng/mL,MTG 0.2-0.5μM,Y-27632 5-30μM,BMP4 1-5ng/mL,Activin A 50-200ng/mL,FGF21-5ng/mL;优选的,所述的SFD培养基组成包括:每10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de诱导培养基组成包括:每1000ml基础培养基sfd培养基中,再加入vc 30-100ng/ml,mtg 0.2-0.5μm,y-27632 5-30μm,bmp4 1-5ng/ml,activin a 50-200ng/ml,fgf21-5ng/ml;优选的,所述的sfd培养基组成包括:每1000ml中含有imdm 750ml,ham’s f12 250ml,penicillin–streptomycin 1.0-5.0%,bsa 0.01-0.1%,glutamax 1-5mm,b271.0-2.0%,n2 0.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单细胞悬液浓度为3.0-5.0×105个细胞/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sc的人血管化肺类器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洪新,任玉霜,沈兰琳,冀艳红,陈双,陈娜,代磊,魏于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