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33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0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包括钣金支架(1),直线丝杆(7),头枕(8)和座椅靠背(9),其中,还包括推动机构(15),所述推动机构(15)可上升或下降以带动头枕(8)做升降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机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已知的可调汽车头枕一般采用两种调节机构,如中国专利号2021202608708,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导座机构”公开了一种机械式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设置在靠背上的以对头枕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高度调节机构,其先将靠背设计为中空,再在靠背内横向设置用于对高度调节机构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靠背与头枕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开口朝向头枕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一端插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的一端设置在头枕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靠背内用于对高度调节机构提供动力的主动轮和用于转动主动轮的转动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丝杠,丝杠的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头枕内,所述位于靠背内的丝杠上套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用于丝杠转动的从动轮,所述头枕内固定连接螺母,所述位于头枕内的丝杠螺纹连接在螺母上。所述转动部包括横向设置在靠背上的且贯穿靠背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一端延伸至靠背内并设置在主动轮上,另一端位于靠背外,所述动力杆位于靠背外的一端上设置有转动盘,所述动力杆位于靠背内的一端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上。其操作原理是通过手动旋转螺母来带动转动部转动,从而带动头枕的升降。此类结构因受推杆行程限制,旋转部件难以安置于头枕部,故造成在汽车行驶时很难对头枕进行升降调节。

2、又如中国专利号2020204293040,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电动升降装置”公开了一种电动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总成、头枕骨架、头枕滑道、调节电机以及靠背骨架总成,所述靠背骨架总成上端通过台阶螺栓固定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头枕滑道,所述头枕滑道上滑动安装有头枕骨架,所述头枕骨架上端设有头枕总成。所述调节电机为滚珠丝杠电机,所述滑道为滚珠丝杠,所述头枕骨架上设有沿滚珠丝杠滑动的头枕滑块,所述头枕滑块两端与头枕骨架焊接在一起。所述调节电机与驾驶系统电性连接。此类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在任意场景下进行头枕的电动升降调节,但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驱动部件更换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以使受众面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和更换便捷的汽车座椅头枕电动升降机构,可应对不同身高人员的需求,且可做到无级调节,并能进一步实现一键记忆功能,满足人机的舒适性需求,并确保头枕在移动过程中的平顺性以及在不同场景的驾驶模式下可做到自由切换。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头枕内的直线丝杆,套设并固定于座椅靠背内的钣金支架,在该支架内框中横向设置定位梁。一电动推杆,其底座端通过推杆固定支架固定安装于定位梁的中心处,推头端与推杆活动支架相连接。

4、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安装于头枕内的直线丝杆穿过插孔抵接于推杆活动支架上。电动推杆通电后作伸缩往复运动,带动直线丝杆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头枕的升降功能。

5、优选的,在钣金支架内框中每隔一定间距平行设置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定位梁,定位梁的设置间距为任意数值,其目的是实现不同行程电动推杆的替换使用,同时也保证了座椅靠背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6、优选的,还包括一对套设于轴承固定支架插孔内的法兰轴承,直线丝杆穿过法兰轴承后抵接于电动推杆活动支架上,以大幅提高头枕升降的平顺性。

7、优选的,还包括plc控制器,与电动推杆电气连接来实现丝杆轴承的直线精度,确保头枕的平稳升降。

8、优选的,钣金支架为一体成型件,可减少人力组装成本并提高部件强度。

9、优选的,钣金支架选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以降低车体重量,从而降低燃油、燃气或电力的消耗。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同驾驶员和乘客使用场景可以自由升降头枕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车内的需求,提升整车使用体验及品质;部件更换简便;实现方式通过全自动方式控制实现,也可以实现电动无级调节;切换过程平顺性良好,无噪音产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包括钣金支架(1),直线丝杆(7),头枕(8)和座椅靠背(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15),所述推动机构(15)可上升或下降以带动头枕(8)做升降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横向设置于钣金支架(1)内框中的定位梁(10),电动推杆(5),其底座端(11)通过推杆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于定位梁(10)的中心处,推头端(12)与推杆活动支架(6)相连接;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2),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1)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13),安装于头枕(8)内的直线丝杆(7)穿过插孔(13)抵接于推杆活动支架(6)上,电动推杆(5)通电后作伸缩往复运动,带动直线丝杆(7)直线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横向设置于钣金支架(1)内框中的定位梁(10),电动推杆(5),其底座端(11)通过推杆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于定位梁(10)的中心处,推头端(12)与推杆活动支架(6)相连接;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2),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1)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13),安装于头枕(8)内的直线丝杆(7)穿过插孔(13)内的法兰轴承(3)抵接于推杆活动支架(6)上,电动推杆(5)通电后作伸缩往复运动,带动直线丝杆(7)直线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横向设置于钣金支架(1)内框中的定位梁(10),电动推杆(5),其底座端(11)通过推杆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于定位梁(10)的中心处,推头端(12)与推杆活动支架(6)相连接;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2),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1)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13),安装于头枕(8)内的直线丝杆(7)穿过插孔(13)内的法兰轴承(3)抵接于推杆活动支架(6)上,PLC伺服控制器(14)与电动推杆(5)电气连接,电动推杆(5)通电后作无级升降运动,带动直线丝杆(7)直线上升或下降。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钣金支架(1)内框中每隔一定间距平行设置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定位梁(10),定位梁(10)的设置间距为任意数值。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钣金支架(1)为一体成型件。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钣金支架(1)由高强度铝合金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包括钣金支架(1),直线丝杆(7),头枕(8)和座椅靠背(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15),所述推动机构(15)可上升或下降以带动头枕(8)做升降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横向设置于钣金支架(1)内框中的定位梁(10),电动推杆(5),其底座端(11)通过推杆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于定位梁(10)的中心处,推头端(12)与推杆活动支架(6)相连接;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2),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1)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13),安装于头枕(8)内的直线丝杆(7)穿过插孔(13)抵接于推杆活动支架(6)上,电动推杆(5)通电后作伸缩往复运动,带动直线丝杆(7)直线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15)包括横向设置于钣金支架(1)内框中的定位梁(10),电动推杆(5),其底座端(11)通过推杆固定支架(4)固定安装于定位梁(10)的中心处,推头端(12)与推杆活动支架(6)相连接;一法兰轴承固定支架(2),其带有定位孔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钣金支架(1)的上沿,另一端上开设插孔(13),安装于头枕(8)内的直线丝杆(7)穿过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师倪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颢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