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加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07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39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加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复合结构层和保护层;所述复合结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电加热线路以及封装于相邻电加热线路之间的储热材料;所述电加热线路包括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相互搭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所述透明加热膜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与多组所述电加热线路两端电连接。本技术的透明加热膜,通过设置电加热线路包括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相互搭接成三维网络结构,使得加热膜具有高透过率、高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导热性,以及较好的抗电冲击性,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加热膜,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加热膜


技术介绍

1、加热膜是在绝缘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薄膜得到的,通电时,导电薄膜上的导电颗粒发热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加热功能。加热膜主要应用在交通、建筑领域等,例如可应用于飞机机翼除冰和飞机场的除冰、除雪,用有机材料制成的透明电热膜,可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防雾和除冰,还用于冷藏式陈列柜的除霜、家庭浴室镜面除雾等。

2、用于加热膜的导电颗粒通常包括导电金属,例如以纳米银线作为导电颗粒制备纳米银加热膜,所制备的加热膜虽然具有高透过率、高导电性以及耐弯曲性能,但是纳米银加热膜较难承受较大电流,局部过热熔断搭接的银线导致断线,会导致加热膜失效。除导电金属颗粒外,导电碳材料例如碳纤维、石墨烯等也是加热膜常用导电材料,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1820628617.1公开了一种石墨纳米片柔性加热膜,包括:绝缘基材、石墨纳米片加热层、金属电极和绝缘防水保护层,得到的石墨纳米片柔性加热膜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结构致密、柔韧性强、厚度极薄的优点,但是该加热膜存在透过率较低、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加热膜,用以解决现有的加热膜透过率较低、导热性和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透明加热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复合结构层和保护层;

4、所述复合结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组电加热线路以及封装于相邻电加热线路之间的储热材料;所述电加热线路包括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相互搭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5、所述透明加热膜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与多组所述电加热线路两端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搭接处,位于上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为弯折结构,上方弯折结构的银纳米线包覆下方的单壁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线,上方弯折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覆下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

7、进一步地,多组所述电加热线路分别呈“s”形排布。

8、进一步地,每组所述电加热线路的宽度为10-20mm,相邻电加热线路之间的间距为5-10mm。

9、进一步地,复合结构层中,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0.2-0.4;所述银纳米线的直径为25-35nm,长径比为800-1200;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75-100nm,长径比为80-100。

10、进一步地,复合结构层中,所述储热材料为相变材料。

11、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选自水合盐类、脂肪酸、纳米石墨烯中的一种。

12、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材料的选自pet、pc、改性cpi中的一种,所述电极的材料选自金、银、铜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层的材料选自pp、pet中的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50μm,所述复合结构层的厚度为0.15-0.2μm,所述电极的厚度为50-100μ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5-30μ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的透明加热膜,通过设置电加热线路包括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使得加热膜具有高透过率、高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和导热性;银纳米线和单壁碳纳米管相互搭接成三维网络结构,等效于多个并联电阻提供更多的导电通路,提高了透明加热膜的抗电冲击性,有利于热量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失效;同时设置搭接处上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为弯折结构,包覆下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增大交联密度,使得电加热线路结构更加密实,热稳定性更好。

16、(2)本技术的透明加热膜,通过设置多组电加热线路,各电加热线路独立导通发热,有效提高加热膜的整体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储热材料,使得加热膜能在一定程度下进行保温,并且储热材料封装在电加热线路之间,不会造成加热膜厚度增加,同时有利于节省导电材料和储热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17、(3)本技术的透明加热膜,通过“s”形导电图案化设计,提升了导电线路延展性及耐弯折性能,使得加热膜可贴附于弧形曲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复合结构层和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搭接处,位于上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为弯折结构,上方弯折结构的银纳米线包覆下方单壁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线,上方弯折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覆下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电加热线路分别呈“S”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加热线路的宽度为10-20mm,相邻电加热线路之间的间距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层中,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0.2-0.4;所述银纳米线的直径为25-35nm,长径比为800-1200;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75-100nm,长径比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层中,所述储热材料为相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选自水合盐类、脂肪酸、纳米石墨烯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料的选自PET、PC、改性CPI中的一种,所述电极的材料选自金、银、铜中的一种,所述保护层的材料选自PP、PET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50μm,所述复合结构层的厚度为0.15-0.2μm,所述电极的厚度为50-100μm,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25-3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材层、复合结构层和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搭接处,位于上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为弯折结构,上方弯折结构的银纳米线包覆下方单壁碳纳米管或银纳米线,上方弯折结构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覆下方的银纳米线或单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电加热线路分别呈“s”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加热线路的宽度为10-20mm,相邻电加热线路之间的间距为5-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复合结构层中,所述银纳米线和所述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2:0.2-0.4;所述银纳米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仪珊曾西平潘莹莹喻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