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床浇筑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77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床浇筑料斗,属于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外侧面的底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振动电机,料斗本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与料斗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出料管方向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含驱动机构和两个辅助杆,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料斗本体的外侧面上,两个辅助杆的顶部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底部分别与出料管连接。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浇筑料斗内壁附着的混凝土无法彻底清理以及出料管难以调整出料管的出料口的位置,所以在进行浇筑时,出料口位置的混凝土往往聚成一滩,需要人工将出料口附近的混凝土进行扒走,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浇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道床浇筑料斗


技术介绍

1、目前道床浇筑作为国内地铁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主要采用料斗浇筑法及泵送混凝土浇筑法,料斗浇筑法优点为:施工工艺简单,浇筑速度较快,作业人员掌握较快,方量计算简单等。缺点为:料斗放料完毕后,料斗内壁附着的混凝土清理较为困难。

2、公告号为cn21256153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料斗,包含料斗本体、支撑脚、出料管和控制阀,料斗本体下侧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料斗本体的下侧壁呈漏斗状设置,料斗本体下端的中心插设固定有出料管,该出料管的下端穿过料斗本体的下侧壁后,向左侧倾斜设置,出料管的上端设有控制阀;它还包含固定板、搅拌杆、电机、连接杆、固定刮板和活动刮板,料斗本体内部的上侧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料斗本体左右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电机,该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后,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搅拌杆的下端悬设在料斗本体的内部,该搅拌杆的外环壁上等距固定有数个连接杆,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均固定有固定刮板,该固定刮板的另一侧与料斗本体的内周壁接触设置,固定刮板的下端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活动刮板,活动刮板的另一端向下倾斜后,悬设在出料管的上侧,活动刮板的下侧壁与料斗本体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该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活动刮板和固定刮板以及电机的联合设计,能够在使用完成后,使得料斗本体的内壁无残余干硬性混凝土,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3、(1)由于设置有活动刮板和固定刮板,在使用完成后,活动刮板和固定刮板的内侧面上会附着大量的混凝土,不仅浪费了混凝土,而且对于活动刮板和固定刮板上混凝土的清理,也额外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2)出料管为固定设置,难以调整出料管的出料口的位置,所以在进行浇筑时,出料口位置的混凝土往往聚成一滩,需要人工将出料口附近的混凝土进行扒走,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道床浇筑料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道床浇筑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外侧面的底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振动电机;

4、所述料斗本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与料斗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出料管方向的调整机构。

5、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含驱动机构和两个辅助杆,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料斗本体的外侧面上,两个辅助杆的顶部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底部分别与出料管连接。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料斗本体的外侧,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从动齿轮转动套设于料斗本体的外侧面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设置,两个辅助杆的顶部分别与从动齿轮的底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料斗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料斗本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倒“l”型结构。

8、优选的,所述料斗本体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竖向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水平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刮板,每个第一刮板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二刮板,料斗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料斗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加料的环形开口,所述环形开口位于第二电机的外侧。

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技术提供的道床浇筑料斗通过振动电机的设计,能够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对料斗本体内侧壁残余的混凝土进行刮除后,通过振动电机带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同步振动,通过振动使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内侧面上附着的混凝土全部滑下,避免形成浪费,且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2、(2)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转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辅助杆的联合设计,能够实现出料管的周向角度的调整,大大增加了出料管的出料口的覆盖面积,防止混凝土出料时聚成一滩,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床浇筑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外侧面的底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振动电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含驱动机构和两个辅助杆(5),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面上,两个辅助杆(5)的顶部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底部分别与出料管(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和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设置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齿轮(6)固定连接,从动齿轮(7)转动套设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面上,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相啮合设置,两个辅助杆(5)的顶部分别与从动齿轮(7)的底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料斗本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为倒“L”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竖向的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外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水平的连接杆(11),每个连接杆(11)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刮板(12),每个第一刮板(12)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第二刮板(13),料斗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动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加料的环形开口(15),所述环形开口(15)位于第二电机(14)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床浇筑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外侧面的底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振动电机(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含驱动机构和两个辅助杆(5),驱动机构转动设置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面上,两个辅助杆(5)的顶部分别与驱动机构连接,底部分别与出料管(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床浇筑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和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设置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主动齿轮(6)固定连接,从动齿轮(7)转动套设于料斗本体(1)的外侧面上,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相啮合设置,两个辅助杆(5)的顶部分别与从动齿轮(7)的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李垒韩伟刘一贵韩江李增辉孙亮薛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