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侧墙立膜支撑,特别涉及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明挖法是指先将隧道部位的岩(土)体全部挖除,然后修建洞身、洞门,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构筑物的大规模建设,以地铁车站等为主的侧墙跨度大且立模作业高的单侧墙的支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侧支模工艺是采用钢管搭设排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但是由于使用钢管数量大,搭设周期长,拆卸工作量较大,严重影响到侧墙的施工效率,难以满足工程实际对于工期的需求。
2、其中,专利号为cn108979130a、主题名称为一种可调节模板高度的侧墙单侧立模装置和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包括支撑骨架,其内侧固定有伸缩架,其外侧固定全钢模板,伸缩架上固定操作平台,电动伸缩杆与伸缩架连接可调节操作平台的高度,预埋支架固定装置将支撑骨架与地面固定,可调丝杠用于调节支撑骨架的平整度,此现有技术可在施工现场快速、低成本的完成侧墙的立模与浇筑工作。
3、但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
4、1、由于该现有技术在升降时通过相互铰接的伸缩架支撑,铰接的活动连接方式不利于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上作业时容易晃动,影响其安全施工。
5、2、此现有技术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实际待浇筑的侧墙高度制作多个立模装置,调整支撑骨架的间距并完成多个立模装置的间距布置,会存在成本高、安装过程耗时长且安装误差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明挖
2、本技术通过中心板与两个侧板底部设置的可伸缩立柱对操作平台整体实现稳固支撑,在支撑机构的两个竖直杆外侧固定立模板,根据待浇筑的墙体宽度在立模板的两侧通过钢背楞连接其余立模板,使得立模板的宽度可实现整体性连接,同时,操作平台通过中心板和两个侧板连接,可调整操作台面大小,方便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沿宽度方向移动一次性完成浇筑作业。
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4、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包括
5、支撑机构,通过预埋固定件将其安装在地面上,在支撑机构的外侧连接立模板;
6、传动机构,设于支撑机构的内侧;
7、操作平台,安装在传动机构上,通过传动机构调节操作平台的作业高度;操作平台包括一个中心板和两个侧板,中心板与传动机构连接,两个侧板分别与中心板的两侧活动连接,通过两个侧板调节操作平台的施工区域。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地,中心板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两组滑槽,两个侧板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两组滑槽相配合的导轨;当两个侧板展开后,通过顶紧螺栓将中心板与两个侧板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地,中心板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第一可伸缩立柱,第一可伸缩立柱的底部连接在支撑机构上,两个侧板底部边缘处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可伸缩立柱,第二可伸缩立柱的底部支撑于地面上。
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支撑机构包括水平板和两个竖直杆,两个竖直杆均连接在水平板的靠近立模板的一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地,在水平板的中部与两个竖直杆的底部均设有连接孔,通过连接孔分别将水平板和竖直杆与对应的预埋固定件连接。
12、进一步地,在水平板上还连接有若干个可调丝杆,用于固定水平板并调节其平整度。
13、再进一步地,在位于两个竖直杆之间的水平板上设有安装框,用于安装传动机构。
1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丝杠,电机固定连接在水平板上,丝杠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地,中心板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块,螺纹连接块的两侧卡设在安装框的侧边上,通过螺纹连接块将中心板与丝杠连接。
16、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通过设置操作平台,包括中心板和两个连接在中心板两侧的侧板,通过调整两个侧板在中心板上的位置来改变操作平台的台面大小,使得施工人员可在操作平台上来回移动完成对大跨度侧墙的一次性浇筑,不需要多个立模装置拼接布置,从而简化施工步骤,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18、2、将操作平台的一端连接在丝杠上,在丝杠转动带动操作平台上下移动时,中心板和侧板底部的可伸缩立柱可同步上下移动,移动至设定施工高度时,将可伸缩立柱固定,从而对中心板和两个侧板起到稳固支撑的作用,确保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安全施工。
19、3、本技术的装置可根据实际待浇筑的侧墙高度与宽度,在两个竖直杆的外侧连接高度不同的立模板,同时在此基础上向两侧拓宽并固定立模板,即可完成对待浇筑墙面宽度的整体支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板(31)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两组滑槽(311),两个侧板(3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两组滑槽(311)相配合的导轨(321);当两个侧板(32)展开后,通过顶紧螺栓(9)将中心板(31)与两个侧板(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板(3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第一可伸缩立柱,第一可伸缩立柱的底部连接在支撑机构(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32)底部边缘处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可伸缩立柱(10),第二可伸缩立柱(10)的底部支撑于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1)包括水平板(11)和两个竖直杆(12),两个竖直杆(12)均连接在水平板(11)的靠近立模板(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板(11)上还连接有若干个可调丝杆(6),用于固定水平板(11)并调节其平整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两个竖直杆(12)之间的水平板(11)上设有安装框(7),用于安装传动机构(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和丝杠(22),电机(21)固定连接在支撑机构(1)上,丝杠(22)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板(31)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块(8),通过螺纹连接块(8)将中心板(31)与丝杠(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板(31)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两组滑槽(311),两个侧板(3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两组滑槽(311)相配合的导轨(321);当两个侧板(32)展开后,通过顶紧螺栓(9)将中心板(31)与两个侧板(3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板(31)底部四角均设置有第一可伸缩立柱,第一可伸缩立柱的底部连接在支撑机构(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32)底部边缘处各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可伸缩立柱(10),第二可伸缩立柱(10)的底部支撑于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明挖矩形侧墙单侧立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1)包括水平板(11)和两个竖直杆(12),两个竖直杆(12)均连接在水平板(11)的靠近立模板(5)的一侧。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同,刘付军,陈冰,李梦龙,王璐,吕昭,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