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02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子油泵技术领域。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包括油泵壳体,油泵壳体右端设有泵头,泵头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泵头内开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油泵壳体内开设有油液循环腔,油泵壳体嵌设有外转子,外转子内设有内转子,高压区一侧的油泵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油液的过油腔,过油腔内设有密封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外界温度进行控制对内部电机和控制器的润滑与冷却,冷却充分,控制器各处均可以得到充分冷却的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油泵内的冷却润滑结构过于复杂,且无法实现根据实际温度控制油液的冷却与润滑,当油泵安装角度不同时会有一部分无法充分冷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子油泵,尤其涉及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大众首选的代步工具之一。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随着汽车性能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稳定、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为保证汽车动力总成的稳定运行,需要配备完善的执行机构,因此带电机的各个执行器被大量用于汽车动力总成上,包括液压执行器、选换挡执行器、刹车助力等。

2、为保证发动机各个部件的冷却、润滑,需要有电子油泵来为油液循环提供动力,电子油泵由内部电机提供动力,驱动外转子带动油液循环从而冷却、润滑相关部件,由于为保证电子油泵稳定工作,其内部需要有完善的润滑方案以确保产品不会过热影响性能,而目前的电子油泵通常无法根据温度实现自冷却,油液持续循环进行冷却,会影响油泵的工作效率,且当电子油泵安装角度不同时会有一部分无法得到充分的冷却,因此具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外界温度进行控制对内部电机和控制器的润滑与冷却,冷却充分,控制器各处均可以得到充分冷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包括油泵壳体,油泵壳体右端设有泵头,泵头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泵头内开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壳体内开设有油液循环腔,油泵壳体右端嵌设有外转子,外转子内偏心设有内转子,与进油腔连通一侧的内、外转子配合间隙为高压区,另一侧与出油腔相通的一端为低压区,高压区一侧内、外转子与油液循环腔之间的油泵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油液的过油腔,过油腔内设有可以控制油液流通的密封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壳体底部与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留有冲压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包括油泵壳体,油泵壳体右端设有泵头,泵头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泵头内开设有进油腔和出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壳体内开设有油液循环腔,油泵壳体右端嵌设有外转子,外转子内偏心设有内转子,与进油腔连通一侧的内、外转子配合间隙为高压区,另一侧与出油腔相通的一端为低压区,高压区一侧内、外转子与油液循环腔之间的油泵壳体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油液的过油腔,过油腔内设有可以控制油液流通的密封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泵壳体底部与内转子和外转子之间留有冲压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油腔右侧与高压区一侧冲压间隙连通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孔,过油腔左侧与油液循环腔连通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自开闭自冷却型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与出油孔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佳冷凤竹徐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沃德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